January 31, 2006
你站在哪边?

Posted by eapass at 01:00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January 30, 2006
谁家的声音大?

Posted by eapass at 12:15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January 29, 2006
按波而入

Posted by eapass at 04:22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January 26, 2006
Lark In The Clear Air
曲名:Lark In The Clear Air
专辑:A Woman's Heart - A Decade On
歌手:Cara Dillon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Posted by eapass at 12:02 AM | Comments (8) | TrackBack
January 24, 2006
夕卜彳亍谈教育
昏的昏了,生的生了。我站在旁边,不得不产生一点想法。
Stander-bys see more than gamesters. Outsiders see more than insiders. Really?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未必。旁观者只是敢说话而已,反正出的不是我的血,输的不是我的钱。
下面的话从我的狗嘴里吐出来,肯定不是什么象牙,只能算一个“夕卜彳亍”的胡言乱语。
1、作为一个教育者,第一关键问题:教育好自己。只有教育好自己,才能以身作则,才能提供教育好小孩的各种基础。例如:叫小孩每天练习写字30分钟,如果小孩未坚持下来,先想想自己能否坚持下来。最好和小孩一起进行,他练字,你也练字;他看书,你也看书,共同完成各自的任务。你坚持下来了,那么小孩能坚持下来的机率也就大了。
2、对于社会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每个小孩当成自己的小孩来对待。我国教育中所使用的教材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那些教材编写者和审核者呀,虽然体制导致必然,但……。
3、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乐趣。求知与传播知识,求知的乐趣无须说,且传播知识也是存在乐趣的,这过程中也有启发,也有思考,也有收获。现状中90%的情况:台上的人不想讲,台下的人不想听,大家都在浪费时间和生命。
4、教育的目的:纯粹的教育。就像读书为己一样,不需要什么明显的目的,教育就是教育,不是为了成才,更不是为了成为祖国的栋梁。学会思考,体现行动。归纳而不失探索;怀疑而不失信任;理性而不失感性;实证而不失幻想。是为了求知吗?还是求真?我不知道。
5、虽然不为名,不为利,更不为财,但至少要拥有基本技能,但求吃饱饭先,学习这些基本技能以不违反第4点为前提。如果能食饱饭,至于思淫欲之事,就顺其自然,财富与智慧并不矛盾。
6、在当今社会,适当的使用李敖对其小女儿的教育方式也是可行的。这种教育方法很现世,遭很多人反对。我感觉可以适当使用,但怎样才是适当?这让我很迷茫,至今未想到权宜之计。此法可以保证小孩的生存权,生存权都没了还谈个屁教育。
7、现行教育系统中,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缺乏“教授”型教师,在这个问题上我不认为杀鸡用牛刀有什么不好。目前,教师多为师范专业毕业,导致教育系统缺乏思维多样性,产生思维模式化。
8、缺乏个体教育,全是模块教育。庆幸,我对当前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的教育状况还算满意。
9、家庭教育与国际学校结合是目前的王道,但这对家长的各方面要求太多——金钱、时间、自身条件等。实在不行就国际学校,不过国际学校也有自身的缺点,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单独开小灶。如前两种无法实现,剩下就是家庭教育,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实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但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应逐步脱离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
10、家庭教育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和社会的接触,个体与团体的关系等等。举个例子:现行高压教育体系使小孩的毅力、耐力、抗压能力得到增强。而家庭教育相对较宽容,多鼓励少挫折,缺少像高考这样的大型考验。就这个问题,我想:需要多个家庭教育的各个家庭形成家庭教育同盟,家庭间进行联谊、交流、比赛、对抗、合作。通过体育竞赛或者一些设计好的施压模式进行训练,先可以家长一起参与,逐渐由小孩独立参加,至于这种训练模式,有点类似于“The Apprentice”那种。
我想到这,感觉教育这个问题越想越复杂,很多地方存在矛盾和碰撞,算了,我也写累了,就在这里打住。读者中的各位爸爸妈妈们,剩下的无数问题难道不值得你们思考吗?地球上,总有一些事情既要出钱,又要出力。
Posted by eapass at 11:58 PM | Comments (2) | TrackBack
January 22, 2006
不休先生正传(15)想当年
必经之路,遭遇施工,小雨连绵,路人遭殃,不休先生乃路人中一员。
在泥沼中艰难行进,厌恶之情油然而生。
不休转念一想:“想当年,俺小时候不是很喜欢故意走这种烂路吗?哪里不平走哪里,哪里险峻走哪里,父母在旁边喊都喊不听。”
正在这时,乌云散去,雨过天晴,万里无云。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想罢,不休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地在土堆上蹦来跳去,成为十六岁以上路人中,会在这烂路上突然傻笑的唯一。
——编者注:我看不休这人真的有点疯。
Posted by eapass at 10:36 PM | Comments (2) | TrackBack
January 20, 2006
Honda Civic
来点好玩的,Honda Civic的广告。
网站:http://www.honda.co.uk/civic/
记住:声音开大点。
请尽量在线观看,如果网速慢,请点击这里下载。
Posted by eapass at 09:33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January 17, 2006
植物性感受
几分钟前,正在听巴赫的“Suite No. 1 In G Major: Prelude”,闭着眼睛,手指不自主的伸展弯曲。瞬间有种感觉,一种植物性感受,感觉自己就是一株植物,在微风中缓缓摇弋。
这种感觉很短暂,只维持了几秒便消失,极喜而又极悲。感觉人和植物“脱光”了都一样,实质上没啥区别,除了人可以感觉自己意识的存在。甚至在一瞬间感觉植物也知道快乐悲伤,当然现在我已经不这么想,且认为这一想法瞎JB扯蛋。写到这里,心中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一定要珍惜,珍惜。
本不想写出来,但怕自己忘记。写出来,留给N年后的我看。
Posted by eapass at 11:55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January 16, 2006
读书与斗地主
有人喜欢读书,有人喜欢斗地主。
有人喜欢XX,有人喜欢YYY。
孰优孰劣?孰雌孰雄?浓妆还是淡抹?
斗地主之士看读书之人:
一天到晚只晓得看书,脑袋都看傻了,简直就是书呆子。
读书之人看斗地主之士:
一天到晚不学无术,只知道打牌,没得追求,档次太低。
双方对质,相互歧视。斗地主之士对读书之人的偏见之中,多少还存在一些对知识的神秘感和崇拜。而后者对前者,基本上就只剩下偏见和自以为是的同情。其实,这一切不过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已,浓妆淡抹总相宜。任何一种活法都是一种可能,一种感悟的可能,一种快乐的可能,一种通往幸福的可能。说白了,就这么简单,不要搞那么复杂,不要人为划分高低贵贱,不要站在大象屎上唱青藏高原。
有些男人喜欢女人;
有些女人喜欢男人;
有些男人喜欢男人;
有些女人喜欢女人;
有些男人即喜欢男人也喜欢女人;
有些女人即喜欢女人也喜欢男人;
富人、穷人;上级、下级;脑力、体力;……
在偏见面前,没有任何胜者,你我他她它都是受害者。
虽然偏见永远无法消亡,但消减依然可能,肯定可能,至少时间会增加其可能性。(不过我写到这里感觉有点虚)
还是那句老话:无知不等于纯洁;偏见不等于高尚。
Posted by eapass at 01:41 PM | Comments (5) | TrackBack
January 12, 2006
从境界侃到鸟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说的是境界。我下面要说的,仿佛是也仿佛不是这个主题。
人,一开始有一种天然的认知——“原始认知”,感知但不可道。东西在眼前,实实在在的放在眼前,只知道真,但不知道伪,更不知道去伪。
之后,通过学习、思考,产生一种总结性认知——“有形认知”,可道。在这一阶段,认知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激发对“原始认知”的进一步认识。支流汇聚,碰撞融合,矛盾丛生。知道真,也知道伪,但到底是真还是伪,怎样去伪?去伪的同时是否也在去真?对立还是统一?一系列的问题,总之一句话:“看不清”。
为什么会看不清?
让我们从小处着手,就拿古今中外源远流长的名言谚语来说事。一句话能够从古到今,至少说明一个问题:这话本身具有生命力,但这不能说明这话本身正确。大家是否发现有些名言谚语相互矛盾,不能自洽。这到底是真的矛盾还是假的矛盾?
2>1还是1>2?光是波还是粒?如果属于前者,那么一真一假,而这种假的东西,终究会消亡,被时间抛弃。依我看,名言谚语中的矛盾多数属后者,像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甚至多象性。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而人们常常断章取义,指鹿为马。一句话必有它的前提条件和适用性,跳出这个框架,真就会变假,最终变成一个四不象。
行走、飞翔、游弋,地球上的动物大致为这三种行动方式。“行动”,也就是位移。从主要模式来看,行走(step):重力、摩擦;飞翔(flap):重力、摩擦;游弋(paddle):重力、摩擦。鱼在水中游,需要克服重力?不。但,鱼要前进就要把水往后排,后排所产生的水细微升高,而这后排的水量在质量上和鱼相当(大概说说,实在不易表述清楚,因为我也只是一知半解)。要统一,就需先建立一个等效模型,然后再建立一个统一模型。
会不会出现一种“鸟人”——四肢灵活,且有一对宽阔的翅膀?会不会出现“绿毛水怪”呢?反证法:
假设有一种鸟人,双手双脚,加一对翅膀,且都很发达灵活。
1、就人的体重来说,翅膀要多大?估计会大得可怕。
2、睡觉的姿势?怎样才能既不压到四肢,也不压到翅膀?
3、人有了翅膀,还会发明飞行器吗?这个有可能。
4、还能游泳吗?翅膀在水中的阻力会有多大?
5、跑步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奔跑中,翅膀为减少阻力会自然扇动,那就是跳着跑了。既然是跳着跑,那么脚会变弱。
6、飞行中,手脚咋办?健壮的手脚明显是很大的障碍,好重哟。
…… 不写了,已经严重偏题,现在的题目为“境界”,不过写成这样只能去把题目改一下。
进化的过程中,为什么让陆生这一支路发展成最高智慧?偶然还是必然?三种模式是并行还是有主次?如果现在人是“鸟人”,那么生活的图景是怎样的?如果生活在海洋中呢?
我不准备再往下想了,想下去实在收不了场呀。
“任何地方就是最好的地方;任何时间就是最好的时间。”好吧,就让这来解释目前的一切,让我会心一笑,唯心一笑吧。
已经写了这么长了,书写的速度比思维的速度差得太多,我已经不想再写了,现在准备草草收尾,实在抱歉。
想来想去,混杂的鸟人不现实,人如果要飞行,必然是另一种模型,至少既有手脚又有翅膀且都很灵活这种模型已被我否决。一种行、飞、游都很自由的生物体是否存在?或者将来是否存在?有存在的必要和意义吗?是否有某种生物体,在某种介质中以某种方式,进行我编都编不出名字的某种行为?完了,脑袋又开始发散,一定要快速结尾,不能再写了。
“有形认知”所生产的种种矛盾冲突,让人在反复把玩体会中回到混沌。抛弃语言文字等载体,不进行任何表述,再次回到感知。是不是山不要紧,缄默而不表,微笑而不语。“道可道,非常道。”
胡言乱语、乱七糟八、始乱终弃,怎一个乱字了得。
Posted by eapass at 07:50 PM | Comments (5) | TrackBack
January 09, 2006
Remember The Name
继续摇头。
Warm up, say goodbye to chill.
曲名:Remember The Name
专辑:The Rising Tied
歌手:Fort Minor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Posted by eapass at 07:34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You Were My Everything
气温骤减,寒气刺骨。欲抵寒潮,须练心功。
好吧,来首R&B。
Dance with me. Ready? Goooooooo.
曲名:You Were My Everything
歌手:Aviation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Posted by eapass at 03:11 PM | Comments (7) | TrackBack
January 07, 2006
想念
Posted by eapass at 12:30 A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January 06, 2006
迟到的总结与展望
言简意赅,废话少说。
2005:
1、坚持。Very Very Very(超女某女评委的语气)重要的品质。
2、真。最最强烈的渴望。
2006:
1、继续坚持,制度化生存作后盾。严格遵守Schedule,不用电脑而用纸管理Schedule。
2、求真。
写到这里,我的话夹子憋不住了,多说几句。以前我总认为善意的谎言不算坏,现在认为,谎言不管是好是坏都应该少说。说黄都比说慌好。实在没办法,就用技。讲一小故事,见下:
英国名相狄斯累利(Disraeli),常有作者不请自来寄上文稿请他过目,他一律回以:"Many thanks; I shall lose no time in reading it." (注:lose no time “赶快,立即去做”,但如果仅从字面理解呢?)
突然想到,我高中学校的校训是“求知求真”。正好有照片,等我去找来……

唉,当年天天看,口号经常喊,丁点儿感觉都没有。现在看来,真好(如果我是赵忠祥,我就说“挺好”)。
话说回Schedule,这让我联想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美国这个国家最显著的特征。也许受老庄思想影响过大,我对实用主义这些不怎么喜欢,天生的不喜欢。但是,人在河边走,没法呀,偶尔用之以保生存。况且像Schedule这种东西,属于民用的实用主义,好东东。就像咱们老祖先,把火药用来放礼花,多可爱的先人,多好的民族。
结束语:告知的道理不如感知的道理。
Posted by eapass at 12:22 A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January 03, 2006
我是谁
曲名:我是谁
歌手:黄舒骏
专辑:改变1995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Posted by eapass at 01:03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January 01, 2006
门、窗、光
吱——嘎————,嘣!
回头一看,门已关上,门后写着几个字:“2005”。有些惊恐,因为这门关上就无法打开,但依然平静,因为这门关上就再也无法打开。
很黑,没有光;没有光,很黑。
为啥这么黑?黑得赛李逵。
东山烧过炭,西山挖过煤。
咋办?
“洗白”!
“光,我要光。”
唰——如果光有声音。
刺眼的光,看不清前方,很亮,很模糊的亮。
虽然有些东西有了光也看不清,但我要光。
我迷途小鹿般的碰开一扇窗。
你打开哪一扇窗就会看到哪样的风景。
我打开这扇怎么看不清?
雾。
浓浓的雾。
“太阳,我要太阳。”记忆中迷雾后总有大太阳。
这次,太阳会出来吗?
一片云,一片巫云,谦卑的站在天空的一角。
静静的等待太阳。
渐渐,巫云淡去,朝霞呈现。
朝霞是戴上皇冠的巫云,而这一切都因为太阳。
啊,你终于来了。
我的太阳。
本来只写了两段,后来严格遵循贺岁片模式,拼凑了一个完美肉麻“大”结局,希望大家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欢欢喜喜,面带微笑(注:文革似的,北朝鲜似的)走出放映厅2005,在运动员进行曲中,嚼着口香糖、吃着爆米花、磕着瓜子儿(小声的问一下:现在看电影还有人磕瓜子吗?我几年没去过了)、喝着兴奋剂,昂首挺进放映厅2006。
贰零零伍,GAME OVER。
さようなら
Posted by eapass at 12:00 AM | Comments (3) | Track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