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09, 2007
潮水将会带你走
一、
我家乌龟死了。
龟头软塌塌的垂向一边,一只雄龟,就这样死了。
二、
两年多前,我把它带回家。本不该由我来养它,只因该带它回家的人嫌其太大、不乖。从此,便在我家阳台的小盆里安了家。
它异常活跃,不停的往盆沿上爬,一次接一次,一天接一天,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如此坚强的意志令我尤其敬佩。一直以来,都以为它嫌盆太小,想跑出去,后来才知道我错了。
一年后,另一只别人不太想养的乌龟被我妈带回家。当我见它爬在新伙伴背上时,顿时明白那变态的毅力来自何方。遗憾的是,新伙伴也是公的。从此他不往盆沿爬,改玩断臂山。前几天瞥见他时,仿佛也正在别龟背上。
三、
习惯上,我妈把我带回来的那只乌龟唤作“我们这只”,而把她带回来的叫作“他们那只”。我不喜欢这种叫法,常常指正道:“什么我们这只、他们那只,都是我们家的。”其实,心里还是认同,不过毕竟逻辑上有些奇怪,并未被我采用。现在,我们这只死了。
当他在我家度过两个年头时,我曾想过,也许他可以活过10年。唉!——谈不上伤心,仅有些伤感,更多的是遗憾。我不喜欢养任何动物,他住在我家纯属偶然。多年前,养过金鱼,但把金鱼的尸体倒入下水道总令我感到吊诡。在一条被我唤作“小黑”的鱼死后,便不再养鱼。
四、
2002年,刚买数码相机,爱四处乱拍。一日,碰见一老朋友他妈遛狗,便给那狗来了一张。后来,在网上将其发给在外地工作的朋友,还说他家的狗上镜。大约2年后,和朋友闲聊中得知那狗死了。记得,当时我还说:10年了,没办法。那时心中也有和今天类似的感觉。更早以前我去朋友家玩,它总是捣乱,并不讨人喜欢。但那照片上,它的眼睛如此纯净,我永远不会忘记。
五、
终究还是野猫好,以前在,将来也在。也许,将来那只,是以前那只的后代,但我会认为是同一只。如同夏日的蝉,从来都是在叫的那批。
六、
在白纸上,写下“我家的龟:潮水将会带你走”,将其裹覆,埋在门前空地边的桃树下。明年春天,桃花会再度绽放。
Posted by eapass at 11:03 P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May 31, 2007
八卦一则
看一记录片,见一雕像,解说中提到Augustus(奥古斯都),脑中一下子冒出两个字——“好像”。如果你看过美剧“罗马”,便无须我详述,见下图(雕像):
Augustus(奥古斯都),原名Octavian(屋大维)。友情提醒:就是这个崽儿,导致8月后的月份及数字对应关系错位,比如october(十月),想一想,开头的几个字母不就是“八”进制的Oct吗?详情请查阅相关资料。这雕像刻画的应是早期的Octavian,后来为了政治宣传需要,以后的雕像都做了很大改动,特别是发型。这样看来,美剧“罗马”第一季中的Octavian,单从形象而言,像极了。见下图(剧照、生活照):
噢,我还真是无聊啊,居然发这样无聊的东西。最近这两篇blog,一篇比一篇无聊,简直无聊到极点。算了,发出来吧,也许以后的我看后会笑一笑或者口口一口口。Moira啊——μια αιωνιότητα και μια ημέρα——这斯没救了!
来首音乐,估计没多少人听过,截取自一部波黑电影。
下载: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1692420
如果下载有问题,请留言或email告之,谢谢。
Posted by eapass at 11:31 P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May 08, 2006
你能听出区别来吗?
声音1:French 'da' sound
声音2:Hindi 'da' sound
来源:Fast language learners boast more white matter
上面这篇文章上个月就看过,不过没有进行其中的测试。今天再次偶遇,而且看到很多人说听不出这两个发音的区别,顿时来了兴趣,试试看。
听了几秒钟,就听出这两个发音的区别。但自己有些怀疑,因为播放器默认设置为连续播放,这种方式等于强化,故测试结果不准确。
改进一下,关闭播放器连续播放功能,这样再听,感觉有点分不清了,但听了几十秒后,就觉得自己能够听出区别来。
然后去干别的事,几小时后意识到上面的方法不科学,自己感觉听得出来不一定表示真的听得出来。再次改进,把这2个声音文件进行复制,现在共8个,每种声音4个,文件名随机取,打乱位置。分别听这8个文件,凭听力分成2组,哈哈,完全正确。
上面的方法也有缺陷,因为事先知道2种声音各占一半。再次改进,把这2个文件复制了十几份,随机取名,再随机删除一部分,这样就不知道这2种声音文件各有多少,哈哈,测试结果又是全对。
由于这两个文件大小相等,复制后的文件又是随机取名,根本不知道谁是谁,最后通过比较二进制代码才分出来,所以测试结果令我信服(幸福)。
通过这次测试,更加坚信自己的耳朵异常灵敏,虽然一向认为如此,但这次实验不是靠感觉而是实证,让我信心大增。如果耳朵好可以当饭吃就好了(无限遗憾的语气),是呀(无比赞同的语气)。不过请注意,不要以为耳朵灵就一定是好事,坏处也不少,比如说对噪音敏感,讨厌暄嚣等(你知道顺风耳怎么死的吗?闹死的。),也许这也算我喜欢安静的生理原因之一。
其实,我鼻子也灵敏的要命——可怜的孩子呀(无限怜悯的语气)——,具体例子就不给了(小道消息:二郎神死于人群之中,当时刚变身为狗,几秒钟后便窒穸而亡)。可惜的是,可惜呀可惜,眼睛近视,非常之可惜,特别当你是男人的时候,更特别当你身在重庆的时候,更更特别现在是夏天的时候。不过还好,多年的模糊,让我养成了不到处“打望”的好习惯。多么纯洁的孩子呀,嗯(语重心长的语气)。
好了,文章准备收尾。这篇文章并不是告诉你,我耳朵有多么牛,而是说,如果你在街上看见我,对我挤眉弄眼,我却无动于衷、面无表情,这不是我的错,错就错在你应该用“喊”,我一定能听到,除非我正在最危险的马路上,想着一些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Posted by eapass at 09:23 PM | Comments (7) | TrackBack
March 08, 2006
For Women
A wonderful flash for all men, and especially women.
Download: http://www.cqcn.com/download/couple.swf
Posted by eapass at 12:45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January 20, 2006
Honda Civic
来点好玩的,Honda Civic的广告。
网站:http://www.honda.co.uk/civic/
记住:声音开大点。
请尽量在线观看,如果网速慢,请点击这里下载。
Posted by eapass at 09:33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November 13, 2005
豆瓣之“疯人院”小组
在豆瓣开了一个小组:“疯人院”,一个人既然开个小组叫这种名字,也就无须太多解释。
链接:http://www.douban.com/group/lunatic_asylum/
下面是我写的小组介绍(只花了3、5分钟就搞定,疯言疯语写起来就是痛“快”):
“你在哪里工作?”
“疯人院。”
“什么工作?”
“被研究。”
虽然我是一个疯子,但老想着飞越疯人院。
“你是疯子吗?”
“为什么不是呢?不是疯子,我弄这个小组干什么?不是疯子,我加入这个小组干什么?不是疯子,那我是什么?我怎么就不能是疯子呢?”
“嗯,你的确是疯子。”
天上的太阳真他妈的方呀。(还算正常,至少知道太阳在天上,是吗?)
比他妈的水里的月亮还方。(已经开始发疯了,月亮应该也在天上,是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些都没有他妈的我的脑壳方。
结论:写上面这段话的人肯定是疯子,点击进来并且完整读完上面这段话的是疑是疯子。
Posted by eapass at 08:10 PM | Comments (2) | TrackBack
November 05, 2005
我的Blog一周岁生日
现在是2005年11月5日凌晨0点1x分。从日期上面讲,我的Blog一周年了;从理论上面讲,如果从第一篇blog文章计算还差十几个小时。
对我而言,写blog的一大好处:知道自己曾经在某个时间想什么,大概在做什么事情,这是一个帮助回忆的有效工具。因为当你读着一段文字时,有可能忘记这段文字原来出自你之手。
第一篇blog: “不知何时”,看看整整一年前我写的东西吧。
写blog的第二大好处:写的过程会刺激思维,也就是说,本来只有一个点的思考,在写作的时候有可能会发散开来。关于这一体会,我找到了好多作家的话来作为后盾。
"The art of the pen is to rouse the inward vision."
"Writing to me is a voyage, an odyssey, a discovery, because I'm never certain of precisely what I will find."
"The reason I write is to find out what I mean."
最后再作一个简单申明:
1、本Blog从来不以客观为目的,这里都是我的主观之言。只是在主观之见中,希望自己尽量提供相对客观的材料,而具体的判断在你手上,大家都应该思考,没有思考的答案没有太大意义。
2、每一篇文章仅仅代表我当时的想法,也许以后会改变想法,也许不会。就像Blog名一样“Upgrading My Mind”,升级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加是加,减也是加,不过是加个负而已。所以即使在思维上我已经对以前的某一观点作出修正,但我不会更改原文,历史就是历史,让它放在那里。而且并不保证将在blog上著文来说明其修正,也许会也许不会。
3、本blog的第一读者是我,也就是说我不会一味迎合读者的口味。不为好看,也不为点击率。一个人不可能一直都笑,也不可能一直都哭,对吧?但是我重视读者的阅读感受,也感谢你的阅读和留言,褒贬都行,共同成长。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再次感谢新老朋友的捧场,谢谢。
Posted by eapass at 12:59 AM | Comments (6) | TrackBack
September 29, 2005
出非洲记
“出非洲记”——本月初看的一本书,一直想写写,不过现在才写,而且只准备简单写写,我还真是懒呀。
根据对人类基因的研究,现在的人类都来自非洲,咱们中国人也不是北京人、元谋人等等的后代。下图是人类从非洲出来的迁移图。

这一学说比人类起源多元论(认为人类由不同的原始人在不同时期进化而来)拥有更多的证据,虽然也存在一些目前无法解释的问题,但从已知的证据来看可信度还是挺高的。这本书纠正了我的一些知识误区:
1、根据欧洲人种比亚洲人种多体毛,认为亚洲人种的猴子祖先比欧洲人种的猴子祖先毛少,或者因为亚洲人种的进化时间比欧洲的长,所以才有今天的现象。
2、现在的人分布在各洲是因为地壳迁移导致现代人的祖先分散到各洲。
3、根据印第安人和亚洲人很像、部分南美人和中国西藏人很像,认为早在哥伦布之前,就已经有更早的亚洲人类跨洋(错就错在这里)到了美洲然后定居。
当然,这些想法都是我以前的胡思乱想,这些想法也是因为从小接受的人类起源多元论为前提才产生的。不知道大家以前是否也拥有同样的想法?
科学这东西不能说死,大家看就要看证据、看推论,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事实。顺便举个小例子:北磁极(N 极)在地球的南端,南磁极(S极)在地球的北端。正是这个大磁场,吸引着指南针始终指向南方。这个我想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不一定。1906 年法国科学家布容在法国司马夫中央山脉地区对当地火山岩进行考察时,却意外地发现那里岩石的磁性与磁场的方向是相反的。因为地球有“磁极倒转”现象。
所以,在人类起源多元论没有新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出现之前,我相信人类来自非洲。这个结论很好,对种族问题有好处,对基督教也很好,至少说明上帝是公平的,虽然他是个黑人,哈哈。
链接: “出非洲记”的书评暨内容概述
看看这个就够了,书看不看无所谓,精华就在上面这张图,不过由于图太小,看不到基因谱系和时间,稍微有点遗憾。
Posted by eapass at 10:30 PM | Comments (7) | TrackBack
August 29, 2005
讨厌的夏令时
在线听一个伦敦电台的广播节目,里面开始报时,我不直觉的开始盘算起来:“格林威治(Greenwich)天文台就在伦敦,伦敦使用的(GMT+0)时间,中国在(GMT+8)区,那么把广播报的时间加8就等于北京时间。”
想完这个,大脑继续发散:“美国有四个时区,从西至东分别为太平洋时间、山地时间、中部时间、东部时间,每一个之间差一个时区,理论上每个之间相差经度15度(360/24)。美国太平洋时间刚好在(GMT-8)区,这样用北京时间减16就很容易推算出来。比如我们晚上22点,美国太平洋时间就是早上6点;如果我们早上8点,那么8-16为-8,美国太平洋时间就是下午16点,而且日期少一天。山地时间、中部时间、东部时间依次减15、14、13同理可得。”
发散的大脑还没有停止,我继续想着“谁先听到新年钟声”,“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加一还是减一”,“地球自转及绕太阳公转的模型”这几个问题。这些东西以前都知道,但是我不会去记忆,或者说记了也已经忘掉,乘这个机会就重新回忆并推导一下原理。
哈哈。想完这些问题,我有点沾沾自喜,因为我相信从一个广播报时而想出这一串东西的人不会太多。打字真得很慢,当时我想这些问题也就分把钟,现在写上面这几段花了好长时间。又要考虑怎样表述合适,还要回忆我当时的想法,效率有点低。
现实总是残酷的,而我今天又一次被残酷了一把。当怀着颇有些得意的心情去看电脑右下角时间时,我被现实无情的打击了:计算误差刚好1个小时。于是我开始怀疑这个网上广播延时1个小时,但仔细想也不对,如果延时也应该是晚1个小时而不是快1个小时呀?猜测了几种可能性,都无法作出合理的推理,于是我只有放狗了。
不狗不知道,老子真搞笑。英国现在实行夏令时,时间拨快了一小时,当然会出现这样的所谓误差。当时我真的很Faint,我们国家没弄这个玩意很多年,导致我想都没有往这方面想,其实美国目前实行夏令时我是知道的,但英国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
夏令时这个东西真令人讨厌呀。
1、有些国家实行而有些国家不实行,甚至一个国家也有些地区实行,而有些地区不实行。
2、每个国家夏令时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各自为政。
3、南北半球夏、冬颠倒,我猜测整个世界仿佛任何时候都有国家或地区在实行夏时制(待考证)
综上所述,计算夏令时光靠推算就太麻烦了,只能求助电脑,这令人有些遗憾。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发散思维也不够发散,比如南极、北极和极点的问题我就没有去考虑。当然,夏令时这个东西弄掉了,我基本上不怪我自己,嘻嘻。
推荐链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6%97%B6%E5%88%B6
http://wwp.greenwichmeantime.com/
http://www.travelsky.com/gb/page44.htm
http://www.timeanddate.com/worldclock/
http://webexhibits.org/daylightsaving/g.html
http://www.timeanddate.com/worldclock/
http://www.timezoneconverter.com/cgi-bin/tzc.tzc
Posted by eapass at 11:39 PM | Comments (5) | TrackBack
July 27, 2005
印数
我现在有这样一个习惯:每当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总会去看看印数,确认一下大概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拥有此书。而每当看到一本自认为不错的书印数很少的时候,总感到一些遗憾和庆幸。遗憾少数人乐之,庆幸我是少数人中的一个。
从父亲的书架上拿了2本书出来,放进我的书架。偶然间翻看印数,略感吃惊,再顺手拿出一本我小学时买的书查看印数。
1、围城 1991年7月第5次印刷 印数:270,001 - 370,000
2、林语堂幽默人生 1991年8月第1次印刷 印数:1 - 60, 280
3、绘画本中国通史(第1卷)1991年7月第2次印刷 印数:40,001 - 117,000
比较偶然,这三本书都是1991年印刷的,于是我又查阅了其他一些那个年代的书籍,印数多少大同小异。
而现在的书,印数一般首印为10,000,少一点的3,000到5,000,能够加印至15,000到20,000就算畅销了。
通过这个抽样调查,答案自然水落石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弟我就不发表愚见了。
另外一个不解的问题:经常有些书印有“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但是没有印刷厂的邮编、电话等联系方式。这个显然不是印给读者看的吧,买书的人自然会找购书处。那么是给书店看的?不是吧。书店的人都是行内人,需要看这个吗?
Posted by eapass at 11:54 PM | Comments (2) | TrackBack
July 15, 2005
宜家 IKEA
重庆没有“宜家”,当然我也谈不上有什么感受,单说这个名字,却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外来品牌能够翻译为这样一个名字,确属上乘之作。
典雅、通俗、上口,刨其根底,竟有两千年的沉积。
成语:宜家宜室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来源:《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顺便说说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取名——“白鹭”。此乃重庆沙坪坝区一家大型超市,初闻其名,无甚感觉。偶有一日,惊闻老板挟款消失,顿悟其道,原来“白鹭”终归是要远上青天的。现在那里变成了“国美电器”,这取名的档次自然也连降三级。
Posted by eapass at 12:11 AM | Comments (8) | TrackBack
May 24, 2005
图片预打印放大处理
曾经发文“图痴聊发打印狂”,现在就来写写图片预打印放大处理的具体方法。
目的:因素材图片偏小而需要放大。
要求:在放大的同时,消除锯齿并尽可能的保留细节。
下面以放大一倍为例,如果需要更大,请更改相关数值。
步骤:
1、放大图片一倍,勾选“Resample image”,其中选择“Bicubic”,这里也可以选择“Bicubic Smoother”。

2、消除锯齿,柔化图片:Filter/Noise/Despeckle。

Posted by eapass at 01:35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April 28, 2005
每日连环漫画更新
现在tapestry提供的feeds时间代码部分终于修正了,因此增加几个系列的漫画。
点击进入“Comics” - 每日连环漫画,读者可以通过点击“24h 48h week”来选择显示几日内的漫画。所有这些漫画中,我最喜欢的系列还是dilbert和peanuts。
本栏目实现方式参见“每日连环漫画”一文。
Feeds来源:http://www.tapestrycomics.com/
Posted by eapass at 02:29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March 23, 2005
blog blogger 重庆
曾经突发其想,在搜索引擎里面以“blog blogger 重庆”这几个关键字进行组合,想以此找到物理距离上离自己相对较近的朋友的blog。从第一次产生这种想法到今天为止-虽然搜索的方法越来越多,比如RSS搜索-我尝试了多种搜索方式,最终的结果却始终不能令我满意。
先不论质量,就数量上面来说也寥若星辰,每搜一次我就会遗憾一次。很想看看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很想看看身边的人的各种想法,很想看看风趣幽默的重庆言子。虽然这方面的论坛也不少,但blog毕竟是另一个层次的东西,一个人安静的思考应该比一群人灌水来得严肃一些吧。
其实我身边也有朋友在写blog,但是更新的频率太低太低,有些blog都已经长出了野草,像这种inactive的blog不是我心中的blog。我个人对active的blog的定义标准:原创文章数目超过12篇,平均更新频率至少一周一次,最近一次更新在半个月之内。那种以转载为主的blog在我的定义里面不算真正意义的blog,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网摘而已。
曾经想过专门弄一个栏目来分类收集重庆的blog,甚至连搜索分类程序都已经准备、测试好了,然而就现在这个状态,这是不能形成气候的。虽然对blog来说,地域并不重要,但是我依然对此感到十分好奇。
重庆曾经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龙虎存在,更不知道有没有龙虎在写blog,实际上我内心里是相信有的,只怪自己一直没有找到罢了。
我承认自己的所知范围有限,希望广大朋友多多指点,如果发现任何与重庆有关的active的blog,请通知一声,就在这篇文章后面留言吧,谢谢。
Technorati: ChongQing blog blogger 重庆 网志 博客
Posted by eapass at 10:23 PM | Comments (11) | TrackBack
March 05, 2005
巧用Google快讯检查网站被Google收录情况
现在很多朋友都拥有网站或者blog,由于种种原因,也许会关心网站被Google的收录情况。
下面分享一个小小的技巧,来达到时时获知网站收录情况的效果。
1、进入Google快讯:http://www.google.com/alerts
2、如图设置,“搜索字词”部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改变。

好了,简单吧,你需要做的就是等Google自动通知你了。
注意:一定要设置好关键词,如果不能保证出现在前几十个搜索结果,也不能收到通知,具体原因见附录。
所以 site:你的域名 一定不要少。
附:
Google 快讯(试用版):常见问题解答
http://www.google.com/alerts/faq.html
“新闻”、“网页”以及“新闻与网页”之间有何区别?
如果您在 Google 新闻 上进行查询时,前十个结果中出现了新文章,“新闻”快讯将向您发送电子邮件。如果您在 Google 网络搜索 上进行搜索时,前二十个搜索结果中出现了新的网页,“网页”快讯将向您发送电子邮件。如果您在 Google 新闻上进行搜索时,前十个结果中出现了新的文章;或者如果您在 Google 网络搜索上进行搜索时,前二十个结果中出现了新的网页,“新闻与网页”快讯将向您发送电子邮件。
Posted by eapass at 06:46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February 16, 2005
李敖对自己照片宣誓
台新科“立委”今天(1日)集体就任,李敖果然有搞怪之举,在“宣誓就职”的时候,拿出一张自己的照片对着自己“宣誓”。他并发表一封给各“立委”的信,建议废止“就职宣誓条例”。
李敖事后还说,自己根本没有好好念“誓词”,不过他特别把“中华民国94年”改成“公元2005年”。

2月15日这集“李熬有话说”看得我几度捧腹大笑,遂做了一个截图,与大家分享。2月13日的“解码陈文茜”中,陈文茜与李敖的对话非常精彩。观看去年和今年的几次李敖电视辩论后,我感觉他有些衰老,思维灵敏度下降,这期的“解码陈文茜”又让我看到一个敏捷的李敖,帅,古稀之人了,虽不及壮年,仍可以称作老而弥坚。
“特立独行”这几个字,李敖当之无愧。
Posted by eapass at 04:17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February 02, 2005
每日连环漫画

细心的朋友也许已经注意到了,10天前导航栏上面多了一个栏目“Comics”-每日连环漫画,提供最新的连载漫画,现在测试完毕正式发布,目前主要有dilbert和peanuts系列。
这个栏目实际上是使用Lilina的web聚合功能实现的。
如果你习惯于使用RSS聚合软件,那么直接去Tapestry添加feeds,否则就直接在本站在线观看吧。
由于tapestry提供的feeds时间部分代码不严谨,排列顺序按照日期从大到小,导致每日最新的漫画有可能会排到后面去,大家观看的时候注意一下,不要看漏了。
Posted by eapass at 04:43 P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January 27, 2005
RSS标准方面的常见问题
刚才在车东的blog看到“可读性和更新性: RSS模板的atom化改造”一文,自己对RSS标准方面也有一些想法。
文中提到“用MTEntrBody代替MTEntryExcerpt”,其实我从建立这个blog之初就是这样设置的,一开始就考虑到方便使用rss阅读工具的朋友。因为我建站的原则就是人性化(user-friendly),我在浏览其他网站遇到的麻烦尽量不要在本站出现,前面有2篇文章稍微提了一点,下次重新总结一下。
通过对lilina一段时间的使用,越来越发现标准的重要性,很多不标准的rss导致我的lilina聚合混乱,不得不对某些blog使用原始的人工检查更新方式。
2个字:痛苦。
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常见问题:
1、没有pubDate等时间部分代码(最烦就是这个,经常一导入就是所有文章)
2、时间格式或者时区使用不标准 (比如服务器是+08区,而blog依然用GMT时间)
3、标题不标准,比如在里面加颜色、粗体什么的 (导出opml时报错)
4、没有使用UTF-8编码 (出现乱码,这个虽然可以解决,但还是感觉不爽)
5、只有摘要或者只有标题 (非要你打开网页去阅读才行)
6、图片链接是相对地址 (导致无法显示,用绝对路径就没有问题)
如果是商业blog网站,经常出现的问题是5和6,这当然是出于它商业的考虑。
而大多少情况,是个人用户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删除或者修改造成的,比如1、2和3。
以上这些都是就标准进行讨论,或者说是一种规范。以前我习惯直接用浏览器阅读时,根本就不关心这些问题,现在才发现很多网站的rss完全是做个样子,根本用不起来。最终导致我阅读blog的复杂度,不过个别不符合标准的blog内容的确精彩,瑕不掩瑜,忍了。
Posted by eapass at 11:19 PM | Comments (4) | TrackBack
January 20, 2005
以后再也不玩预览版了
前天从SourceForge下了一个网站程序来玩,当时只管版本新,就下了一个pre版的,接下来的2天基本上就在改代码,改过去改过来,总之改不到我要的效果。
2小时前突然想到自己下的是pre版,马上去弄了一个stable版下来,不到2小时,搞定收工。
以前也被pre版折腾过,好了伤疤忘了痛,再次经受折磨。不玩了,再也不玩预览版了,除非实在是无聊透顶想尝尝鲜。
例外:像FreeBSD这类东东,pre版就无所谓,毕竟稳重了这么多年,pre版都强呀。
Posted by eapass at 01:32 A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January 15, 2005
请不要设置网页背景音乐自动播放
昨天借MT留言的话题谈了一点用户操作的人性化问题(user-friendly),刚才浏览一个网站的时候,讨厌的自动播放的背景音乐又令我想多说几句。
如果网站是flash的,那么请你不必往下看了,因为在准备打开一个flash网站的时候,我就做好了一切准备,期待着精彩的画面和动听的音效,否则请看下文。
是否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样,半夜上网,音箱依然未关,也许刚才看完一个DTS的片子,音量还开在最大档。
是否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样,“打开所有链接”,然后一串网页啪啪啪的出来,如果有2个以上网页是背景音乐自动播放,基本上就只有听奏鸣曲了。
是否知道,很多人(这次和我不一样了)喜欢边上网边听mp3,那么这下子就变成协奏曲了。
是否知道,很多人(这次和我也不一样)根本就讨厌背景音乐。
是否知道,很多人的电脑由于程序的问题,一播放某些格式的背景音乐浏览器就会自动关闭。
……
不管你知道还是不知道,现在应该知道了。
请你不要设置网页背景音乐自动播放,给个音乐导航开关行吗?我想听的时候自己去点行吗?如果你依然固执的设置自动播放,给个开关让我关行吗?
遥想当年,也就是上个世纪,我第一次做的网站,背景音乐用了一个midi,当时自我感觉良好,好听,简直是天籁呀。后来一同学看过网站后,第二天给了一点意见,大致的意思就是“其他都好,就是背景音乐讨厌,请把它关了。”当时我真的感觉不理解,感觉那斯是个异徒,天籁之音居然不懂得欣赏。后来在一次无意中在其他地方打开我的网站,曰,真他妈的难听。原来我自己的电脑使用的雅马哈波表音色库,而一般的电脑就一个默认的烂波表,当然是一个天一个地的效果。自此以后,我做网站就再也不使用背景音乐了,再说一次,flash全站程序不在此讨论范围内。
想想当年,巴不得自己的网站花哨一点呀,现在看来,都是初手的想法。什么到处找javascript特效呀(点网站导航上面的old,那个网站是我本世纪初做的,现在看来特效也用得过多了),什么photoshop滤镜一大堆,用premiere做个小电影,转场一个比一个新奇,现在看来都是很初级的。
拉拉杂杂一大段,就一个意思:“请您不要设置网页背景音乐自动播放。”
Posted by eapass at 12:08 A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January 14, 2005
轻松除去MT留言强制输入email功能
刚才在一个同样是MovableType架设的blog留言,又一次要求我输入email,烦。
之后想到自己的blog,在架设之初就去掉了这个比较不人性化的功能。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垃圾邮件等等,很多人不希望留下自己的email地址。如果的确需要留下email,留言者也会在留言中,以各种避免垃圾邮件的方式书写email地址。
当初我也考虑过设置允许匿名留言,后来感觉此方式不够亲切,读者随便写个名字也比匿名好。
总之,留言系统一定要做到人性化,比如在考虑blog垃圾过滤的时候,有2个方案:一个为MT-Blacklist ,另一个为SCode 。前者如其名,使用blacklist来进行过滤,后者是使用当前比较流行的图形识别验证,简单的说,就是在留言的时候必须同时输入用图形方式显示的验证码。从技术角度来看,后者更胜一筹,但增加了读者留言的复杂度,而前者过滤效果也不赖,最终为了给读者一个相对人性化的留言方式,我选择了MT-Blacklist 。
废话一大堆,转回正题,方法去年建站之初就写好了,只是放在自己的笔记里面,现在公布出来,希望有同样想法的朋友可以利用一下,日后有人需要也容易google之。
Posted by eapass at 12:00 A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January 12, 2005
Windows终端服务和远程桌面Web方式访问及端口更改方法
文章写于5日凌晨,本不打算发到blog的,今天想了想,关于终端服务Web方式访问更改端口的文章网上几乎没有,与其放在论坛压箱底,还不如借blog发出来,日后有人需要也容易google之。
晚上乱逛,逛到一处讲isa中开放终端服务的文章,转而想到以前用Windows 2000的终端服务,改变默认端口后Web方式访问失效的问题。个人感觉windows2003应该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去查看kb,里面果然提到2003解决了此问题。
刚刚实验了一下,成功。现在把方法写下来,并把相关的知识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
适用范围:Windows终端服务(当然包括远程桌面),本实验由于系统不同甚至sp不同都有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请注意下面的适用版本。
1、改变终端服务默认端口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erminal Server\WinStations\RDP-Tcp
找到下面的 "PortNumber",用十进制方式显示,默认为3389,改为任意可用端口。
适用范围:支持终端服务的所有系统
请点击继续阅读。
Posted by eapass at 05:37 PM | Comments (7) | TrackBack
December 24, 2004
PageRank、域名与“有感情”
以前网站是挂在asp空间上的,后来为了用MT,我在10月份把它转到了现在的php空间。好处当然多多,不过坏处也随之来到,www.cqcn.com的PageRank从以前的5降到了0,郁闷。在郁闷了1分钟后,我当机立断,决定不再郁闷,以后也再也不去想它了。11月底,偶然的再次检查这个域名的PageRank,居然重新回到了5,时至今日依然是5,呵呵,令人高兴呀。更令我惊奇的是:我的另一个域名www.5dchina.com的PageRank也升至了5,其实这个域名只是一个url转向,指向www.cqcn.com而已。
注:
1、其实www.cqcn.com严格的讲不能叫做域名,cqcn.com才是真正的域名,www只是这个域名的主机头。
2、PageRank的介绍:点击
cqcn.com这个域名是我最早注册的域名,cqcn代表chongqing,china,对我来说很有意义,而且也具有一些商业价值,曾经有人出价收购这个域名,我没有卖。(注:不卖的原因,不是因为有感情,而是因为收购的价格小于“感情”所对应的价值,大家能够明白我所说的大实话吗?)
转说5dchina.com这个域名,注册当初的目的是想作为一个商业网站的域名,网站后来夭折,而域名留了下来,域名的本意是:5d = 2d + 3d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我的中国”,或者“无敌中国”,呵呵。前段时期,这个域名需要续费,当时我一直比较犹豫,续还是不续,这是一个问题。也问了一些朋友的意见,最终还是选择了“续”,毕竟这个域名也跟我几年了。对它,我是“有感情”的。
什么叫“有感情”?
我不知道。
如果一个东西因为有价值,你把它留下来了,这个叫做“保值套利”(请原谅我使用这样一个生硬的经济学词汇,实在是想不出其他贴切的词汇了)。
如果一个东西没有价值,而你把它留下来了,这个就叫做“有感情”。当然,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这个东西还是有价值的,那就是让人产生“有感情”这种感情的价值,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收益。
今天是平安夜,再过几个小时就是圣诞节了,感谢关心和支持这个网站的网友和身边的朋友,谢谢,衷心的感谢。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Posted by eapass at 04:29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November 30, 2004
Ideology
In every society, culturally unique ways of thinking about the world unite people in their behavior. Anthropologists often refer to the body of ideas that people share as ideology. Ideology can be broken down into at least three specific categories: beliefs, values, and ideals. People’s beliefs give them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world works and how they should respond to the actions of other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Particular beliefs often tie in closely with the daily concerns of domestic life, such as making a living, health and sickness, happiness and sadnes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death. People’s values tell the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or good and bad. Ideals serve as models for what people hope to achieve in life.
From Microsoft Encarta Reference Library 2005
意识形态(ideology),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ideology这个字是德崔希伯爵(Count Destutt de Tracy)在十八世纪末的时候所创造,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science of ideas)。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comprehensive vision)、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请比较维根斯坦),存在于共识(请见〈日常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段落)与一些哲学趋势中(请见〈政治意识形态〉段落),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请见〈作为一种社会再造工具的意识形态〉段落。)
引用自维基百科
Posted by eapass at 08:16 PM | Comments (2) | TrackBack
November 12, 2004
Top 100 American Speeches
Martin Luther King, Jr.: "I Have a Dream" 排名第一。
delivered 28 August 1963, at the Lincoln Memorial, Washington D.C.
注意从mp3的11:00开始仔细听,经典的* I Have a Dream *
链接:http://www.americanrhetoric.com/top100speechesall.html
里面有文本有录音,我今天就重新听了听“I Have a Dream”,记得高中的时候我还专门为了这个演讲去买了磁带,呵呵。
这个网站:http://www.americanrhetoric.com/ 就是一个专门研究演讲的网站,名字americanrhetoric更是霸道,为什么霸道?弄明白rhetoric是什么意思就知道了。
Posted by eapass at 04:59 PM | Comments (4) | Track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