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09, 2007

潮水将会带你走

  一、
  我家乌龟死了。
  龟头软塌塌的垂向一边,一只雄龟,就这样死了。

  二、
  两年多前,我把它带回家。本不该由我来养它,只因该带它回家的人嫌其太大、不乖。从此,便在我家阳台的小盆里安了家。
  它异常活跃,不停的往盆沿上爬,一次接一次,一天接一天,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如此坚强的意志令我尤其敬佩。一直以来,都以为它嫌盆太小,想跑出去,后来才知道我错了。

  一年后,另一只别人不太想养的乌龟被我妈带回家。当我见它爬在新伙伴背上时,顿时明白那变态的毅力来自何方。遗憾的是,新伙伴也是公的。从此他不往盆沿爬,改玩断臂山。前几天瞥见他时,仿佛也正在别龟背上。

  三、
  习惯上,我妈把我带回来的那只乌龟唤作“我们这只”,而把她带回来的叫作“他们那只”。我不喜欢这种叫法,常常指正道:“什么我们这只、他们那只,都是我们家的。”其实,心里还是认同,不过毕竟逻辑上有些奇怪,并未被我采用。现在,我们这只死了。

  当他在我家度过两个年头时,我曾想过,也许他可以活过10年。唉!——谈不上伤心,仅有些伤感,更多的是遗憾。我不喜欢养任何动物,他住在我家纯属偶然。多年前,养过金鱼,但把金鱼的尸体倒入下水道总令我感到吊诡。在一条被我唤作“小黑”的鱼死后,便不再养鱼。

  四、
  2002年,刚买数码相机,爱四处乱拍。一日,碰见一老朋友他妈遛狗,便给那狗来了一张。后来,在网上将其发给在外地工作的朋友,还说他家的狗上镜。大约2年后,和朋友闲聊中得知那狗死了。记得,当时我还说:10年了,没办法。那时心中也有和今天类似的感觉。更早以前我去朋友家玩,它总是捣乱,并不讨人喜欢。但那照片上,它的眼睛如此纯净,我永远不会忘记。

  五、
  终究还是野猫好,以前在,将来也在。也许,将来那只,是以前那只的后代,但我会认为是同一只。如同夏日的蝉,从来都是在叫的那批。

  六、
  在白纸上,写下“我家的龟:潮水将会带你走”,将其裹覆,埋在门前空地边的桃树下。明年春天,桃花会再度绽放。

  曲名:空谷的回音
  下载:百度MP3搜索

  Bonus: The Earth from inside out
  链接:点击进入

Posted by eapass at 11:03 P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May 28, 2007

纵横交错的世界观

  昨天,随便找了部电影来看,居然带给我意外惊喜。由于这是一部克罗地亚的片子,看完该片后,一时兴起,把近几年所看的非美国影片作了简单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movieslist.gif

  包含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片。对此结果,感觉还有巨大的真空地带需要涉足,来弥补我对世界认识上的缺失。从这些非美国的电影中,自己获得了很多东西,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甚至从书本中也无法获得。尤其是那些统计中数目低于10部的影片,所展示的图景,很难由其他途径得知。
  在我心目中,电影的地位略低于书籍,但书籍并无法取代电影。两者在知识体系中,是互补关系。书籍的阅读,可以帮助理解影片;而影片的沉淀,又可能会成为将来书籍阅读中的辅助材料。这两者的关系,几句话说不清,在此不作深入讨论。

  这些异域影片和其他一些记录片,帮助构建了我的“世界观”。试想,脑海中显现一张世界地图,任意指一个地点,如果你大致了解那里的气候、生物、地貌特征,那里生活的人长什么样、说话的语调、生活形态、喜好、困境……,你会感到世界多么真实。
  如果给这张世界地图,再加上一条纵向的时间线,便构成我心目中那纵横交错的“世界观”。现在,稍微有了丁点感觉,模模糊糊。我想,我将用一生去构建之、更新之。想想也真奇怪、可笑,我所追求的东西大多数都形如虚幻,呵呵,真是空虚的人啊。

  最后来首音乐,截取自昨天看的那部电影——“What is a Man Without a Mustache”,听听来自克罗地亚的声音吧。
  下载: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1677349

  因为网站空间不够,采用网络硬盘共享,如果下载有问题,请留言或email告之,谢谢。

Posted by eapass at 08:56 PM | Comments (6) | TrackBack

May 22, 2007

四个编造的故事

一、全民公投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座果园。今天的果园人声鼎沸,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全民公投马上就要开始。投票的结果将交给园主——耳口十,很奇怪的主人,一位民主独裁者。他给予果园公民选择的权利,但选项却只能由他来定。
  事情的起因,来自那些即将脱离果树的果子。有的天生瘦小,弱不禁风;有的被虫叮咬,内已中空;有的自然腐烂,行将老朽。一切问题都来自这无法抗拒的脱离。脱离前的最后时刻,往往伴随着恐惧、无措和痛苦。果子被折磨,果树也伤心。该怎样面对这脱离?怎样才能平静而从容的离去,投向地面,融入大地?
  在果园千年的日子里,绝情的耳口十慈祥的给出一个选项:不再有风吹,不再有叮咬,不再有腐朽。每个果子都活相同的日子,每个果子都可计算出自己离别的日子。最后的日子,没有痛苦,没有折磨。一个确定的结果,大家根据那个日子计划着生活。
  公投结束了,大多数公民投了反对票。他们认为自己也许是一颗幸运果,完全可以活得超过耳口十给的那个长度。至于最后那脱离的痛苦,暂不考虑。如果要考虑,办法也很简单,拼命的吸取养料,集存巨量的养料便可解决那痛苦。
  耳口十走了,下个千年,他还会给出选项。


二、搅搅糖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个小镇。镇上有名叫作巴菲特的孩子,他很喜欢玩搅搅糖。因为卖搅搅糖的小贩告诉他,只要不停的搅动,糖便会愈来愈多。
  于是巴菲特搅呀搅呀,搅过了春风秋雨,搅过了童年青年。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搅搅糖的秘密。果真,搅搅糖越搅越大,越搅越多。他只需用一丁点搅搅糖,便可换回别人工作一天、一月、一年,甚至一辈子、几辈子才能得到的东西。
  镇上很多人都上门拜访他,讨教搅搅糖的秘密。巴菲特是个好人,他毫无保留的告知了所有秘密。可奇怪的是,别人搅的时候,搅搅糖增加不了多少,而巴菲特的搅搅糖却莫名其妙的自动增加。有一天,巴菲特在院子里晒太阳,镇里种地的农夫干完活,从院子旁路过。
  汗流浃背的农夫,看着巴菲特懒洋洋的神态,好生羡慕的说道:“你可真舒服呀,搅一下就顶我干一年。”
  巴菲特急忙答道:“哪里,哪里,我这工作也累人啊,体力加脑力劳动,即伤身又伤神。”
  农夫回答:“是呀,是呀,我搅的糖自动跑到你那里,你真辛苦。”
  巴菲特答道:“嗯,你可别这么说,我也没办法,你搅的糖自动跑到我这儿,是由某种规律决定的。”
  农夫问道:“什么规律?天意吧,你的命好。”
  巴菲特:“可别这么说,我也是勤劳奋斗、白手起家,靠智慧、凭实力吃饭。”
  农夫:“对对对,你是勤劳奋斗,靠智慧、凭实力吃饭,但你吃的饭是我种的。”
  巴菲特突然震了一下,然后愣在那里。农夫走了,巴菲特依然愣在那里。
  “是啊,原来靠智慧、凭实力吃饭,依然是剥削。那规律中申称的交换平等并不是那么回事。”
  之后的几天,巴菲特一直思考着绝对剥削和相对剥削的问题。这问题弄得他心神不定,觉不安稳。
  后来,巴菲特遇到镇里的首富——搞活字印刷的威廉夫妇,便将他的所得捐给了威廉夫妇慈善基金会。
  按理说,巴菲特现在该心安理得了吧。不。他那搅搅糖依然自动的,在吞噬并吸取着别人的搅搅糖。那规律依然那么有道理的运行着。而且,镇上还有许多人在自家的院子里,晒着太阳吹泡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

  忘了说,巴菲特有许多兄弟姐妹,有商人,有演员,有歌手,有作家,有教授,有政府工作人员,有企业职员,有……;没有农夫,没有清洁工,没有擦皮鞋的,没有建筑工人,没有……


三、树叶的秘密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座森林。森林里,住着一群浣熊,很奇怪的动物,他们以一种很奇怪的食物为生——能量丸。能量丸由一种很奇怪的树叶做成,一片树叶可以做一粒能量丸。浣熊们每天都在森林里找寻那种奇怪的树叶。有的浣熊每天可以得到很多树叶,有的浣熊一天也得不到一片。那些获得很多树叶的浣熊,除去每天必须消耗的树叶,就把余下的藏在家里。
  有一天,在森林里发现一个奇怪的大坑。如果把一片树叶放入那个大坑,过段时间,就会变成两片树叶,甚至三片树叶。那些有多余树叶的浣熊纷纷把树叶投入那个坑里。每到日落,那些往坑里投了树叶的浣熊,看着自动增加的树叶,围着大坑狂欢雀跃。
  在后来的日子里,往坑里投树叶的浣熊愈来愈多。除了那些没有多余树叶往里投的浣熊,每只浣熊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狂喜。一只搞森林空间研究的老浣熊,感觉有些不对劲:“每只把树叶投入坑里的浣熊都获得了更多的树叶,却不见谁的树叶减少。难道森林空间物质能量不守衡吗?”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森林里的每只浣熊,不管是往坑里投了树叶的,还是没投的,都遇到一个奇怪的问题:现在做一个能量丸需要两片树叶。那些投一片变三片的浣熊喜悦减少;那些投一片变两片的浣熊不再喜悦;那些没有多余树叶往坑里投的浣熊则叫苦连天。所有浣熊现在都必须花比以前更多的气力,才能采集到做一粒能量丸的树叶。
  打那以后,森林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寅支卯粮;你吃我粮。”


四、蜂巢与养蜂人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个蜂巢。养蜂人在里面养着一群奇怪的蜜蜂:金蜜蜂、银蜜蜂和铜蜜蜂。这些蜜蜂每天都辛勤工作,日日夜夜,从不停息。奇怪的是,养蜂人从不取蜜,既然他不取蜜,那养蜜蜂干嘛?
  真的好奇怪,这些蜜蜂从不休息,难道他们不想休息吗?不是。原因就在他们屁股上:银蜜蜂蛰铜蜜蜂,金蜜蜂蛰银蜜蜂,金蜜蜂蛰铜蜜蜂,每只蜜蜂自己蛰自己。
  蜂巢一天天的变化,愈来愈庞杂,愈来愈细密;蜜蜂一代代的更换,愈来愈勤奋,愈来愈聪明。就这样,过了好长好长好长时间,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蜂巢里的蜜蜂全部消失。养蜂人来了,他取走了没有蜜蜂的空蜂巢。原来,他要的不是蜂蜜,而是变化后的蜂巢。这养蜂人有个很奇怪的名字——耳禾化。

  Bonus

  曲名:老夏天
  演唱:雷光夏
  下载:百度音乐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10:06 PM | Comments (12) | TrackBack

February 25, 2007

八大山人签名款之刍析

  序、
  Chopin Recital: Nocturne Op.32 No.1 in B major
  点击下载

  一、
  写作缘由:目前,对八大山人签名款的主要解释,主要为“哭之笑之”说。在我看来,这只解释了一半,而另一半——至少我认为的另一半——未见人论述。既然,我偶得灵感,如若受八大山人之托念,不佞且敢不书。自本年元月十日始,收集整理资料至今,一拖再拖,心中如悬青石,今仓惶下笔以卸重负。
  中国古代绘画与书法密不可分。就绘画而言,尤其是文人画,把“画”画论作“写”画又何妨?反之,书法又何尝不是画呢?八大山人集书画之大成,两者必由精神统一,融会贯通。

  论析范围: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八大山人59岁时,始现“八大山人”款名,直至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八大山人80岁仙逝。之前,有“个山”等款,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主要观点:也就是我所谓的另一半解释。以画解字——“崖上雏鸟”说。
  先看几幅画,如下:

bdsr2.jpg  bdsr3.jpg
bdsr4.jpg   bdsr5.jpg

  其实类似题材并不少见,只是所选四幅比较明显,主题相对单一突出。
  在这里需略作说明:上面几图乃根据结论反推所选,以助读者入境为目的。就我而言,此结论不过为去年某日,盯着某幅画签名几秒后的突发奇想。而今年一月十日整理“藏画”仔细分析后,发现无论是“哭之笑之”说,还是“崖上雏鸟”说,都仅为某时期的片段概括、笼统之说。详细的流变,后面再议。
  先看“崖上雏鸟”说,图解如下:

  birdcliff.jpg

  就上图而论,如危崖(枝)上一雏鸟,跃跃欲试,欲展翅而飞,但力有不逮。
  注:雏鸟,为概括而名,因所画主题多为雏鸟,实际上并不一定,有时甚至根本不是鸟;枝崖,概括而名,缘由同上。

  二、
  签名来源:选取自逾500幅书画“收藏”,图片质量各异,条件简陋。因八大山人绝大多数作品未署纪年,而某一时期又仅书天干不写地支(猜测:有天无地之意),导致明确纪年的作品数量很少。故,所选材料分为3类:
  1、署有明确天干地支纪年。占资料中的大部分。
  2、仅书天干未写地支,根据年表(1684年-1705年)推测,去掉有歧义的,然后对比同时期已明确纪年的作品,对照风格题材再次筛选。占资料中的少量。
  3、未署纪年,但前人已考确切纪年,比如同一画册系列中,其他作品有明确纪年。根据同时期已明确纪年的作品,对照风格题材再次筛选。占资料中的小部分。
  下面的签名分年整理图片中,对第3类来源签名,右下方加“*”号注明。
  如个别签名与同时期签名迥异,尽可能以第1类(署有明确天干地支纪年)为据。
  因八大山人作品目前尚有少数真贗待定,下面所收签名不排除个别出自赝品的可能。

  研究对象:以“崖上雏鸟”说为主线,附议“哭之笑之”说。
  1、“八”的变化。
  2、“大”的变化;“大”与“山”相对位置的变化,包括偏左、居中、偏右及远近关系。
  3、“山人”的变化,包括稳定感、倾斜程度、“人”这一撇一捺的相连处及一捺的长度。

  依年分析:各年之间必有交叉过渡之处,依年而论仅为醒目而已,不可死抠。

 bdsrsig1.jpg
 bdsrsig2.jpg

  1、1684年:字字分离,“八”成“儿”形。整体而观,有“哭、笑山人”之感。
  2、1686年-1688年:“八”初现“><”形;“大”中初现“o”;“山人”合体,似“之”字。整体而观,显“哭、笑之”。
  3、1689年:“八”“大”二字间距缩小,更加紧凑,“哭、笑”二字显得有些扁;“崖上雏鸟”初显身影。“雏鸟”居于“枝崖”上,居中、稳定;“山人”所形成的“枝崖”也具稳定感。
  4、1690年:“雏鸟”偶有偏左,迈向“枝崖”之边;字间更为紧凑,整体而观,由“哭、笑之”过渡到“哭、笑”,“哭、笑”内部再包括“哭、笑之”。
  “山人”所形成的“枝崖”稳定感逐渐减弱。
  5、1691年-1692年:“八”——“羽翅”变大,“雏鸟”偶有偏左,有展翅欲飞之感。
  6、1693年:“人”字一撇一捺的相连处的写法,明显采用“之”字的连写法,而非先一撇再一捺。这一捺的倾斜度有所降低。
  “之”字的连写法始现于1692年,结束于1702年。

  插曲、
  Chopin Recital: Prelude Op.28 No.15 in Db major
  点击下载

  7、1694年:变化最为不定的一年。“八”字由“><”形过渡至“ι‵”,由“展翅”变为“耷拉”的翅膀;“大”字居左、居中、居右不定,给人以犹豫之感;“山人”笔划中有抖动,“人”的一捺收笔处略偏下,整体有战栗危崖之感。因“><”形过渡至“ι‵”,靠这个“ι”还可以看出一点“笑”来,但主体上已是更像“哭”而非“笑”。
  自1694年,“人”字的一捺变长,直到1702年开始缩短。
  这一年作品颇丰,质量上乘,不过看得出来,八大山人很不爽。人越不爽,作品越多、质量越好,仿佛也是创作界一普遍现象。

 bdsrsig3.jpg
 bdsrsig4.jpg

  8、1695年-1697年:“大”中“o”消失;“雏鸟”多偏右(后),且与“枝崖”间显出分离感,若连若别。整体而观,一个“笑”字,里面又含“哭之”。
  从这一年始,八大山人情绪趋于平静,渐入霍达。估计与其和石涛等画家的书信来往、互赠书画有关,特别是在1699年两人初次会面并共同创作。石涛的画多大气呀,那胸襟、气魄,那脱俗的仙境气质,想必对八大山人影响不小。
  9、1698年:“八”字由“ι‵”形过渡至“′‵”。“笑”字里的“哭之”更为明显。
  10、1699年-1701年:“雏鸟”与“枝崖”的分离感逐渐增强,仿佛向后腾空而起;大部分签名中,“山”字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山”与“人”的大小比例关系上。
  物我终会两忘,上善还须若水。再提醒一下,是年八大山人与石涛首晤。
  11、1702年-1703年:由“山人”相合过渡到“山”“人”分离;“人”的写法恢复为先一撇再一捺,不再连写。“八大山人”四字,字字分明、不偏不倚。整体而观,无“崖上雏鸟”感,但有“哭山人”之感。
  物我两忘,心如止水。
  12、1705年:“山人”二字由分离再次恢复至连写状态。整体而观,恢复“崖上雏鸟”,不过“雏鸟”已从“枝崖”上腾空,“八大山人”四字大小比例匀称,整体结构稳重。由“哭山人”变回为含有“哭之”的“笑”。

  以上签名款之流变中,1705年,也就是八大山人仙逝这年,款式的变化最令我困惑。1702年至1705年,“八大山人”四字,字字分明、不偏不倚,可谓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而最后的“回归”又该如何解释?后来,我突然想到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释然。这才是真正的诸法无我。

  岔题、
  关于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我有自己的另类看法,未见外人道,故多言几句。
  弘一法师圆寂前留墨迹“悲欣交集”四字,想必大家都知道,准确而言“为‘悲欣交集 见观经’,‘见观经’三字在左下方,竖排,为‘悲欣交集’用字大小的三分之一大小”。
  某种世俗看法:弘一大师应写下“无悲无欣”或者什么都不写,“悲欣交集”说明他并未完全参透。
  佛教界的解释:“佛教话语系统中的“悲”字,不是常人所用的“悲伤”、“悲哀”之意。佛家所说的“悲”,是梵文Karuna,即“慈悲”的“悲”。隋僧慧远《大乘义章》释为:“爱怜名慈,恻怆为悲。”并说:“慈能与乐(给予欢乐),悲能拔苦(使其脱离苦难)。”而无论“爱怜”与“恻怆”,还是“与乐”与“拔苦”,指的都是对“众生”的怜悯与救助,而非指“悲”者自身的感伤之情。真正的“大悲心”是对众生苦难的“同体”般的感受,即“感同身受”地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

  佛教界对“悲”的解释固然无误,“悲欣交集”中的“悲”必定含有佛意。但弘一法师,作为汉语母语者,不能说他不知“悲”的世俗含义,更何况把“悲欣”(世俗含义为反义)二字写在一起。想必弘一法师说了实话,他的确是得道的高僧,大澈大悟。人就应该“人”而“涅磐”,而不是“神”而“涅磐”。“得道”从某种层面而言,指无限趋进于“得道”,永远处在“得道”的过程中。寂静涅磐才是“道”,在世之人只能无限接近之。就像人永远不可能得到真理、得到智慧,我们只能无限追求之。做你自己(绝非从心所欲),才是诸法无我。不过“做你自己”很难,因为“认识你自己”很难。
  所谓“悟”,指某一时刻,你“悟”了,然后你可能回来了,但因为你“悟”过,虽然你现在可能不在那种状态,但你已经“悟”了。我所谓的“得道”就是这个意思。
  上面这段话有点绕,举个例子吧,比如:一个人打坐修练,终于入定。而入定后,不可能永远保持在入定的状态,肯定会恢复到常态,但他(她)已经体验过入定的感觉,那么他(她)“得到了”。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入定之人主管时空感的颅顶叶皮层几乎完全停止活动,丧失时空感后自然也就天人合一了。猜测,参与这项试验的绝非高僧,否则“几乎完全停止活动”的程度会加深很多。不过,最后总有一个生理极限,假设此极限就是“完全停止活动”,那不同修练者的区别主要在体会、感悟上见高低。
  我尝试着在世俗生活中,找一个“悲欣交集”的例子,未果。想出来的例子都有所缺憾,干脆列出部分,大家自行综合:
  1、晚清,留洋的学子,临登远洋的巨船。
  2、战争期间,逃难的平民,命悬一线,进入中立国的边界。
  3、89年,逃避政治迫害的“运动员”,在香港中转。
  4、某类人,刚刚踏上米国的土地,发誓永不归国,誓死弄到绿卡。
  5、嫁出去的新娘,哭着闹着坐在花轿上。
  6、母亲找到失散多年的孩儿,但相见却不能相认。
  7、革命胜利了,但亲人死光光。
  8、屁眼被野人塞李子,但突然发现旁边的人被塞西瓜。

  回放、
  Chopin :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I 节选
  点击下载

  关于这首片段节选,稍作说明。选自Barenboim的一次讲座,其中的演奏当然由Barenboim亲自操刀。
  为什么对于一首Concerto,我会选Barenboim独奏这一段呢?实际上,Concerto No.1 In E Minor有很多版本,我也听过很多,但基本上都不满意。
  为什么对这么多名家版本,我都不满意?排开“名僧”和“高僧”的因素后,我想到了录音的问题。Concerto的录音很麻烦,怎么录,怎么混,又该怎么放,通通会影响最后的效果。
  Barenboim这小段独奏,让我最满意的就是左手和右手的配合。两只手是统一的,但又可以听出两只手来。而其他版本,有些听不出两只手;或者听得出两只手,但是分离的。

  关于这一小段的听音经历,有个小插曲,写出来共享一下。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录音中可以听到Barenboim换气的声音,我在差不多听了几十遍后的某一次,跟着他换了一下气,哇,帮我理解了听音者的缺憾:演奏者与听者呼吸控制的差异;整个身体协调感的差异;听者只有耳膜的振动,而演奏者还有身体本身由触摸带来的振动;还有就是紧张感的差异。打个比喻,演奏者像在侍候他(她)所崇拜的神,这个神脾气乖张,演奏者一不小心就会受到惩罚。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幸福、可怕的事啊!而听者没有紧张感,仿佛看电影里的主角出身如死,自己却高枕无忧。再牛X的empathy也无法代替身临其境。

  跋、
  基督降临后的无私受难,肩扛了我们的受难;
  鲁迅文章里的无边黑暗,照亮了我们的黑暗;
  八大书画中的无限凄凉,释淡了我们的凄凉。

  下面我准备说一句很狂妄的话,你知道,我为此鼓足了勇气,只是想获得一点坦承相告后的喜悦。狂妄一点不要紧,但一定要真诚。
  知八大山人者,以画论,白石居我前;以心论,纯芝排我后。

  本文从元月十日至今,一拖再拖,今日总算凑成,其实元月十几号便打好腹稿,但总感觉自己没有“出来”,下不了手,我不愿在“进去”的状态下,着笔这样的话题。后来我“出来”了,但又不愿去回忆。昨天和今天,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透过回忆,“站在外面”,记录下上月十几日的我想说的话。少了一丝相通的忧伤,多了一点从容的惆怅。

  什么是“从容”?
  什么是“惆怅”?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吗?
  什么又是“从容的惆怅”?
  我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吗?
  我真的不知道。

  一月的我被二月的我诠释,二月的我还在等待三月的我。听说,有些地方桃花已开,每隔几日,我便观察一番窗外的桃树,还好、还好,蠢蠢而未动。因为2007年的艾略特说:三月是最残忍的月份。
  心上的石头总算落地,这样便有机会再放上另外一块。

  如果你碰巧“进去”了,让我们一起,让我们一起“出来”吧。

  Chopin Recital: Waltz KK IVa no.12 in E major
  点击下载

  写于二○○七年二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

Posted by eapass at 11:37 PM | Comments (16) | TrackBack

December 31, 2006

以胡塞尔的名义

  读到一篇文章——“解释的魔力”(作者:信天翁),其中有个测试有点意思,摘录如下:
  题目:下面两幅图中的直线那一条是垂直的?
  vertical test    vertical test

  “这绝对是老掉牙的题目。出于礼貌,我又半真半假地思考了一下才回答:前者。Tim也不急于给出答案,先岔到其他话题。我起初以为他也认为不必多做解释了,也就没在意,没想到他突然又把话题拐了回来,说:“刚才那个测试,通常搞自然科学的人会选前者,搞社会科学的人则倾向于后者。”我这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问题离故意隐去了一个条件,即“垂直于谁”。我们这些搞自然科学的头脑里都相信这世界有一个唯一的真理,所以一律优先默认垂直于水平方向;而研究社会科学的人则从来不理会所谓真理,他们只看重具体的环境,所以优先默认垂直于背景基线。这就是思维习惯的不同!”

  注1:Tim,作者言美国资深老教授。
  注2:由于图片背景为白色,请使用RSS阅读的朋友,如果阅读背景为白色,请直接访问本网页。
  好玩吧?如果你有所体会,请休息一会儿,去玩玩别的,再读下文,谢谢合作。

  欢迎回来,继续。当时,我读完该测试的解释,感觉很有道理,有意思、值得回味。但几个小时后,此解释又从脑袋里冒出。而这次,我隐隐感觉,之所以冒出来,可能由于潜意识在怀疑。怀疑什么呢?这解释哪里有问题呢?不是感觉挺合理吗?于是我开始发傻。下面把思考过程简略记录,并配图说明。这些图当时在脑子里构思,很快;弄成实物,真慢呀。

  一、答案由第一感觉得出,还是仔细观察后得出?
  对我而言,如果考第一感觉,我会选右图;如果仔细观察后,我会答“需根据参照系而定”。如果必须选一个答案,我选左图。

  二、为什么我会选左图呢?
  我不是研究社会科学的,也不是搞自然科学的,俺是一名“素人”。自认为自己两方面都比较均衡,甚至单从阅读量来看,更偏向“文”。那么,我选左图是否有其他原因呢?

  三、对题目意图的揣测。
  题目本身不明确,如果必须选一个答案,那答题人自然会揣测出题意图。此过程和思考模式有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象。比如:把两个方框看作两个环境,一个大环境,一个小环境。此过程很重要,也许极短,也许答题人自身不一定意识到。

  四、既然和环境有关,就来强化环境。如果对方块进行强化,选择会变吗?
  1、
  vertical test    vertical test

  如果必须选一个,我选左图,但态度没有上面的选择坚决。
  2、
  vertical test    vertical test

  如果必须选一个,我选右图。哈哈,变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五、必杀技:旋转。
vertical testvertical test
  如果必须选一个,我选右图。

  问题还是在参照系。显示器的边框、桌面、地面、人的位听系统。也许,影响此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人对垂直的自然判断。答题人本身是最主要的参照物。这由人的历史遗传、后天感知形成,根深蒂固。
  那怎么解释四2的选择呢?
  也许,四2右图和看书、看电视一样,人在这种状况下会自动调节,而此种调节也许存在某种强化。四2右图:黑块、小人、垂直线构成一个密闭整体;四2左图:白块、小人、垂直线虽然也构成一个密闭整体,但不及右图,而且被黑块支离。
  此测试,如果答题人在晃动、旋转、躺着、斜着、倒立等情况,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六、既然人对垂直的自然判断为主因,那么,人对题目意图的揣测及思考模式,对选择究竟有无影响?
  毕竟,我最开始,对那个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解释,一下子就相信。这说明,解释本身的确有道理,哪怕它并不是影响选择的主要因素。
  思维模式本身是动态的,动态图比静态图更说明问题,那再作个强化。
  vertical test    vertical test
  哈哈,这次我无法确定选择。让我必须选一个,我也不选。
  另,图中各原素出现顺序还可以作一些变化,我懒得弄了。

  七、对象化。
  研究社会科学的人,在全体中找出符合研究要求的部分,以部分为研究对象。
  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举个极端的例子:理论物理。从微观到宇观,通通是对象。
  绝大多数人在答题时,习惯把自己无意识的作为参照系。我猜,一个人越能把图完全对象化,根本不考虑自己(图本身是一个整体,不包括人),越有可能选左图,或者打死也不选。
  说到这,想到一个东、西方差异,虽然此差异如今缩小许多。历史上,中国科技没转变为科学,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对象化。不管是天人合一,还是无我,实际上都是与对象合为一体。如果找个古人来答此题,会作何选择呢?就此题而言,如今的中国人和美国人对比测试,答案会有差异吗?

  解释终归是解释,上面这些是我的解释,写出来抛砖引玉。解释不是答案,只有为什么,只有猜想,没有确切答案。如果,把题目设计得更多样些,多找几组人,多些对照组,解释起来也许更可信一点。

  我又开始发散了,下面全是废话,可看可不看。

  突然想到刘墉和MBA故事。小时候,看过一、两本刘墉,觉得每个故事都如此有道理,虽然并不发人深省。后来,经常看到一些MBA故事,开始怀疑其真实性。把故事和道理分开看,10%的故事有道理,99%的道理有道理。虽然我不怀疑刘墉的故事真实可信,但我可以肯定不少MBA故事纯属虚构。先道理后故事。故事是故事,道理是道理,关键在于怎么解释。

  我一向不喜欢玩智力测试题。原因有二:其一,本人愚钝;其二,我不喜欢为编题而编的题目。这种题目不符合思维走向。记得,在初中我做几何题时就发现,偶尔划条辅助线推出另一个结论,自己觉得可用此结论另编道题目。后来在高中,数学老师好像也提过他的一些出题经验,总之反推的时候多。俺老师当时为本市的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基本上可以代表本市的“出题”最高水平吧。以这种方式产生的各种数学、物理、化学等,以及现在遍野的智力测试题,题目大多独立,思考不成体系,有解题套路,但并不代表思维走向(解题套路不过是思维走向的一个小子集而已)。这种题目除了对今后类比思维的巨大作用外,不知道对思维提高究竟有多大作用。注意,我并未怀疑它有作用,而是怀疑作用的大小,作用的投入产出比。有一种智力测试题,我认为可取,那就是由实际问题转化而来的题目,简化之、抽象之都行。这种题目源很多,但不好出,更不好批量出,不符合工业化生产标准,哈哈。根据个体出题,因人而异才是王道。

  下面对上文提到的“思维走向”稍作解释。以历史为例,纯粹的背人名、地名、时间、事件,就是我所谓的“不符合思维走向”。而通常的思维走向是以问题为线。比如,看到一段史实,自然产生一些疑问,而这些疑问一个接一个,甚至一对多发散开去。这就是思维走向,所有东西都由这个走向串起来。假如,一大堆杂七杂八的历史档案文献让你看,你肯定看得没意思。但是,如果你心怀某个问题,查资料解惑,引出新想法,查新资料,如此以来且不是乐趣吗?其实,这些都是常识嘛,也没必要我来解释,就此打住。补一句:我在大学毕业之前,都没有此常识,也没有老师告诉我,也不喜欢历史,原因只有一个:我没有疑问。后来,领悟到了,并且发现这是常识,感觉真的很悲哀。这个世界到底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常识呀?余将用一生去追求之。

  历史可以解释;经济学可以解释;社会学可以解释;心理学可以解释;……数学都可以解释。俗话说:“没有证明不了的命题,问题在于怎样假设。”
  解释是条路,即通向天堂,也通往地狱。同志们,小心路滑!

  附音乐一首:
  曲名:梵高先生
  原创:李志
  下载:百度mp3搜索

  谁的父亲死了
  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
  谁的爱人走了
  请你告诉我如何遗忘
  嘿嘿嘿嘿……

  我特别喜欢这几句,通过回忆本人的初次听音感受,对当时的体会作简要叙述。
  开始播放:
  1、前奏。
  2、“谁的父亲死了”:谁?作者朋友的父亲吗?
  3、“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请别人来告诉该如何悲伤,不错,有意思。
  4、“谁的爱人走了”:谁?这个人和“谁的父亲死了”的谁是同一人吗?
  5、“请你告诉我如何遗忘”:原来,这个爱人是作者的爱人。回到4,原来,“谁的爱人走了”和“谁的父亲死了”的谁是同一人。回到1,原来,“谁的父亲死了”的谁是作者本人,作者的父亲死了。这时,体会到1的表达形式惊人。
  6、在感觉很爽之后,准备继续爽,歌词突然没了,开始“嘿嘿嘿嘿”。让我想到电影“蓝”的配乐——突然来,突然断,你以为它还有,结果就没了,毫不拖沓,甚至可以说断得很异常,和主题配合的天衣无缝。

  这几句歌词异常精彩,即是诗也是小说,打个搞笑点的比喻,带内心独白的第一人称悬疑小说(演唱中有2个叠加的声音,一个是作者,一个是作者的内心),过瘾。

  以上是我的体会。还是那句老话:观者与绘画作品本身完成绘画。同样,听者与音乐本身完成音乐。甚至,读者与文章本身完成文章。

  明天就是2007了,祝大家天天愉快。

Posted by eapass at 01:10 PM | Comments (15) | TrackBack

December 20, 2006

人为什么有2个鼻孔?

  有时,我会问自己一些很白痴的问题。上周最白痴的一个就是:人为什么有2个鼻孔,而不是1个?
  白痴问题,只有白痴才问,也只有白痴才想知道答案。得出这个命题,我很高兴。至少弄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定位很重要!调调很重要!我就是这个调调。

  首先,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中的“2个鼻孔,而不是1个”。为什么不问3个、4个、5个……?
  原因1、类比。眼睛、耳朵、嘴巴……
  原因2、对称性原理、奥卡姆剃刀。爱因斯坦云:“万事万物应该尽量简单,而不是更简单。”
  原因3、合理性假设——如果只有一个鼻孔,是否有影响?一个孔即吃饭又排泄,并未超出我的想象。
  当然,这些原因都是事后分析,猜测中也存在各种误区。因为,白痴问题就像打喷嚏,它来之前,你知道它就要来了,还来不及考虑,它真的来了。
  问白痴问题有何意义?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有何意义?
  常识,恢复常识。

  一、鱼 (不想扯得太远,就从鱼开始吧)

  1、无颌纲甲胄鱼类(它们没有上下颌骨,作为取食器官的口不能有效地张合,只能靠吮吸甚至仅靠水的自然流动将食物送进嘴里食用)分为单鼻孔亚纲(单一的鼻孔)、双鼻孔亚纲(一对内鼻孔,外鼻孔)。比如,头甲鱼,一对眼孔靠得很近,眼孔前面是一个单鼻孔。

  2、包括人类在内的陆生脊椎动物(即四足动物)是在3.6亿年前从硬骨鱼类中的肉鳍鱼类分化而来的。大部分现代鱼类都有4个外鼻孔,并且与口腔和喉咙无关,水从一对鼻孔进,从另一对鼻孔出。一对在前,靠近上颚;一对在后,靠近眼睛。而陆生脊椎动物则有两个通向外界的外鼻孔,还有两个长在喉咙附近的后鼻孔。陆生脊椎动物的后鼻孔是外鼻孔(其中靠前的那对)经过上百万年的演化,逐渐转移到喉咙附近而形成的。人类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上腭同样位置也会出现一个缺口,通常会在发育后期闭合,否则新生儿就会出现兔唇。兔唇不仅是一个美容问题,对呼吸、消化、听觉等都可能有影响。毕竟人的口、耳、鼻相互之间有所关联。
  肉鳍亚纲包括总鳍鱼目和肺鱼目。陆生脊椎动物到底源于其中哪种,无定论。总鳍鱼类具一对外鼻孔。包括扇鳍亚目和空棘鱼亚目。扇鳍鱼类具内鼻孔;空棘鱼类无内鼻孔。肺鱼类其内鼻孔经研究为移入口腔的后外鼻孔。

  3、硬骨鱼的鼻孔不与口腔相通,鱼头两侧大多各有两个鼻孔,有嗅觉细胞,鱼的鼻孔和呼吸无关,只管嗅觉。水从前面的鼻孔吸进去,从后面的鼻孔排出来。鱼类呼吸是利用口吸入水后,再由鳃排出,靠鳃呼吸。
  插播一个好玩的:两栖类的青蛙具有薄薄的、蜂窝状的肺囊,用来呼吸气体,但肺囊的结构还比较原始,所以很难担负起青蛙的全部呼吸功能,皮肤的呼吸仍占很突出的辅助作用。

  二、鲸目 (哺乳动物,从水中到陆地,又回到水中)

  1、鲸目(Cetacea),包括须鲸亚目和齿鲸亚目。鲸这个概念比较笼统,现代科学分类与日常生活的一些叫法有所不同,有些名字以鲸结尾的,实际上被划为海豚科(属齿鲸亚目)。下面文字中,所有鲸都指鲸目(Cetacea),包括鲸、豚等在内。

  2、所谓鲸的外鼻孔,就是它的喷气孔。须鲸亚目有2个气孔(特例:抹香鲸。只有1个气孔,而且偏左,内部通向2个通气管。);齿鲸亚目只有1个气孔。鲸的内鼻孔开口于喉部,不与食道相连。

  三、人

  1、到这里,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其实,问题中的鼻孔,指外鼻孔。人有一对外鼻孔,一对内鼻孔。内鼻孔并不是一个structure,只是鼻腔和口腔之间的一个space。我不知对应的科学术语,保留原文。
  外鼻孔,当吸气时过滤、加热空气,出气时保留水份。感冒时鼻塞,靠嘴来辅助呼吸,痛苦呀。

  问题到此告一段落,来看看其他一些关于鼻子的知识。

  * 嗅觉与空间感有联系。与视觉系统成像不同,嗅觉的这种“成像”是无意识的。
  这可以用来解释某些人的共感(synesthesia),比如闻到某种味道好象看到某种颜色等等。我最近对颜色的共感就比以前强烈。通过自己的感受,我认为某些共感可以后天培养,大脑有此功能。插播:我以前耳朵不能动,高中时训练了一下,就可以动了,哈哈。
  海胆,大约有70%的基因与人相似。它们没有眼睛、耳朵,但有些变异基因和味觉、嗅觉、听觉、平衡相关。

  * 大家都知道,鼻子闻,舌头尝。不过有一部分鼻子闻到的感觉,被人误归于舌头的功劳。在咀嚼时,部分食物挥发分子,从口腔后部经鼻咽(软腭上部的咽和鼻道相连的部分)与嗅觉上皮细胞接触,被闻到。人的意识错了,但非意识没问题,大脑中激活的部位有所不同。

  说到人的意识,想到一个好玩的,但与意识无关,与误以为有关,插播一下:
  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用手去摸铁东西,之后有可能会在手上闻到铁的味道。
  实际上,这不是铁的味道,而是人的味道。人接触铁时,汗液使铁获得2个电子,带2个负电的铁原子与皮肤中的油反应,形成某种化学物质,就是这个味道。

  好了,白痴问题到此结束,最后送音乐一首。

  曲名: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
  下载:百度mp3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07:11 PM | Comments (7) | TrackBack

November 24, 2006

  Whale.jpg
  Whale.Rider.jpg

  Music: Whale

Posted by eapass at 04:33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November 01, 2006

I feel that I'm not alone.

  

  L'enfance (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Kieslowski & Zbigniew Preisner
  下载:L'enfance (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 到期时间:2007.02.03 )

  通知:近日Blog数据库损坏,现已修复,部分留言未能恢复,抱歉。
  2006.11.20 凌晨

Posted by eapass at 11:01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October 30, 2006

  一、
  在这里,“挡”是一个名词,动词性为主的一个名词。除了我告诉你的——“它是一个名词”之外,它给人的一切感觉都是动词的。

  人,在出生前,妈妈的身体是“挡”。胎儿在里面,世界在外面,妈妈又在世界里面。
  人,在出生后,一间小屋是“挡”。如果运气太背,没有小屋,还有草房;没有草房,还有树荫;没有树荫,还有襁褓。你的世界在里面,其他的世界在外面,你的和其他的世界在世界里面。
  人一生中,有无数的“挡”。有些人多点,有些人少点;有些被感知到了,有些没被感知到;有些人感觉到了,有些人没有感觉到。它在时,你不想要,它也会在那;它去时,你想留,也拽不住它的后脚。
  我生性愚钝,不过——还好,现在——也感觉到了。
  “还好”?不知道为什么会使用这词。什么叫“还好”?是还不晚呢,还是来得及?是难得糊涂呢,还是死得明白?

  二、
  如果运气好,人出生后,会有六个人为你作“挡”。分列两排:最前面,四人为一“挡”,然后两人为一“挡”。
  突然有一天,你发现第一排少了一人。哇!原来我的某某,居然会“不在”。他(她)居然会“不在”。
  时间没有停,4-2-1变成了3-2-1,然后2-2-1,接着1-2-1。哇!你又哇了一下。原来你前面曾经有两个“挡”,你从未意识到,而现在第一个“挡”已如此弱不禁风,而且风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也许,你会成为别人的“挡”,也许不会,但你无法阻止1-2-1继续变为0-2-1,一“挡”终会逝去,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0-2-1,这不过是你对2-1的一种幻觉,真实存在过,但现在的确“不在”。
  时间慢了下来,但没有停。终有一日,2-1会变成1-1,然后0-1,即“1”。

  殇 Jacqueline du Pré
  下载:百度mp3搜索

  三、
  一天是一“挡”,一周是一“挡”,一月是一“挡”,一年是一“挡”。
  该吃饭了,该睡觉了,该剪指甲了,该理发了,该……
  这些“挡”给你安全感,同时也给你借口,使你麻木,一个“挡”,又一个“挡”,一个接一个。
  什么是时间?
  是太阳下山,还是落叶飞舞?是本本挂历,还是长大成人?是年代变迁,还是故人老去?
  如果生命用天来计算,只用天来计算,该是何等惊心动魄?
  过去一天,总天数少一天。不是一周少一天,也不是一月、一年少一天,而是生命总天数少一天。
  对我而言,一个惊心动魄的日子即将来临,人生第10000天。如果运气好,人生在世可以看30000次朝霞夕阳;如果运气好,我的生命流去1/3;如果运气不好,那我无法计算,任凭风吹去。
  去掉“挡”,赤裸裸的面对,的确刺激,嗯,很刺激。没了“挡”,就没了安全感,但你同时懂得——要珍惜。

  四、
  到底有没有“挡”?它存在吗?它们存在吗?是我空想虚构的吗?
  不知道。
  答案就像这篇文章,绕了一圈又会到原点,没有留下痕迹,或者留下痕迹,但终会被风淡去。

  五、
  “红” Kieslowski & Zbigniew Preisner
  本地下载:http://www.cqcn.com/music/Rouge.rar

  正因为这首曲,我们才获得勇气去“听”前面那首,正因为它,我才感到——我被引导、我们相爱。

Posted by eapass at 11:10 A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October 01, 2006

  
  

  更多请见作者Eric Drooker的网站:http://www.drooker.com/
  作品主要在Graphics, Paintings, Sequences这三个栏目。
  强烈推荐,不容错过。

  Bonus 1:
  曲:Bach Piano Concerto No 52 Largo Glenn Gould
  下载:百度MP3搜索

  Bonus 2:
  曲名:我用所有报答爱
  演绎:谭盾 张靓颖 郎朗 范学宜
  下载:百度MP3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04:05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September 13, 2006

Kothbiro

  曲名:Kothbiro ( It's Going to Rain )
  演唱:Ayub Ogada ( 肯尼亚 )
  本地下载:Kothbiro   ( 到期时间:2006.11.13 )
  下载:百度MP3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11:22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August 28, 2006

Justitia

Copyright: picture_taking__fool
Justitia2.jpg

  Bonus 1:
  藤田惠美:点击进入百度mp3下载

  Bonus 2:
  有时,我们会发现,有一些类似浮游生物的东西在眼前漂来漂去,仿佛显微镜看东西的感觉。一直以来,我的“自我解释”为:一些尘埃类的物质掉到“眼球表面”,如是。
  但是,这些东西并非在“眼球表面”,而是在眼睛的玻璃体内。哈哈,误解了这么多年。具体参见:http://www.visionweb.com/

Posted by eapass at 05:38 PM | Comments (2) | TrackBack

August 01, 2006

Exodus

  曲名:Exodus
  版本一:  
  下载:百度MP3搜索
  版本二:
  下载:百度MP3搜索

waillingwall.jpg

  谁
  将带我走出这里
  摩西吗
  摩西来了 又走了
  我还在这里
  上帝吗
  上帝来了 又走了
  我还在这里
  为什么
  为什么不带我离去

  我
  罪孽深重
  不断忏悔
  神啊
  请宽恕我
  带我走出这里
  您 没有说话
  我 低头不语

  神
  您带我走
  我跟您去
  这一次
  我将紧紧的 紧紧的
  跟随您的步履
  褪去我的罪孽

Posted by eapass at 12:35 P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June 23, 2006

A Vava Inouva

  曲名:A Vava Inouva
  演唱:Idir
  国家:阿尔及利亚
  下载:A Vava Inouva   ( 到期时间:2006.09.23 )
  全然不知歌词大意,这样也好。仅凭感觉,赋诗一首。

  一个人的忧伤
  即是 一个人的 忧伤
  
  两个人的忧伤
  爱情骤然膨胀
  
  一群人的忧伤
  聚集为力量
  
  力量 爆发 释放
  爱情 膨胀 消亡
  
  忧伤
  一个人的 忧伤
  淡淡的
  还在 这里
  低声 吟唱

Posted by eapass at 12:32 PM | Comments (4) | TrackBack

June 21, 2006

Bist Du Bei Mir

  曲名:Bist Du Bei Mir
  演唱:Natalie Dessay & Rolando Villazon
  专辑:Soundtracks for Joyeux Noël
  下载:Bist Du Bei Mir   ( 到期时间:2006.09.22 )
  个人感觉:背景伴音过大,与人声之间层次感不够,录音差强人意,大家将就听吧。咏叹调如果听现场,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渴望呀。

  Bonus
  曲名:Ave Maria
  演唱:Natalie Dessay
  专辑:Soundtracks for Joyeux Noël
  下载:Ave Maria   ( 到期时间:2006.09.22 )

Posted by eapass at 11:58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June 14, 2006

Here With Me

  曲名:Here With Me
  演唱:Dido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10:37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June 02, 2006

Go Go Cactus Man

  曲名:Go Go Cactus Man
  演唱:YOKO KANNO & SEATBELTS
  专辑:Cowboy Bebop OST
  下载:Go Go Cactus Man   ( 到期时间:2006.06.17 )

Posted by eapass at 10:43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May 31, 2006

Bye Bye Baby

  曲名:Bye Bye Baby
  演唱:BAY CITY ROLLERS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10:35 P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May 25, 2006

ELM

  曲名:ELM
  演唱:菅野よう子
  专辑:Cowboy Bebop OST
  下载:百度MP3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11:01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May 12, 2006

Ombra mai fu

Andreas_Scholl.gif

  曲名:Ombra mai fu
  演唱:Andreas Scholl
  下载:百度MP3搜索

  注:假声男高音。第一次听的时候(2006.05.05 上午):第一遍,感觉有点好笑,准备把它删掉,因其可作为一种特殊风格而保留下来;5分钟后,再听一遍,有刺骨之感,被其感动;稍停片刻,听第三遍,眼睛湿润,仰起头听完。后来再听,再也无法找回第二、三次的那种听感,从未有过的一次奇异音乐经历。

Posted by eapass at 09:37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Formons les plus brillants concerts

PatriciaPetibon.jpg

  曲名:Formons les plus brillants concerts
  演唱:Patricia Petibon
  下载:Formons les plus brillants concerts 到期时间:2006.05.26
  注:花腔女高音,杀伤力极强。谁请我去听现场?让我被她的声音杀死吧。

Posted by eapass at 09:19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May 01, 2006

The Parting Glass

  曲名:The Parting Glass
  演唱:Liam O'Maonlai
  下载:The Parting Glass 到期时间:2006.06.01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11:18 A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April 18, 2006

X & Y

  曲名:X & Y
  演唱:Coldplay
  下载:百度MP3搜索
  前面部分不错,后面有点嘈。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1:07 PM | Comments (2)

April 16, 2006

Stand By Your Man

stand_by_your_man.jpg

  曲名:Stand By Your Man
  演唱:Blues Brothers
  时间:1980
  下载:Blues Brothers Central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8:16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March 21, 2006

Golden Brown

  曲名:Golden Brown
  演唱:Hugh Cornwell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6:38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March 10, 2006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曲名: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演唱:Israel Kamakawiwo'ole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9:50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March 01, 2006

Dreams

  曲名:Dreams
  专辑:The Greatest
  歌手:Cat Power
  下载:百度MP3搜索

  昨天看The.48th.Annual.Grammy.Awards.2006,听到两首老歌,我都差点忘了,又从硬盘中翻出来听了几遍,不错。
  Bonus:

  Feel Good Inc - Gorillaz
  在本届Grammy上的开场酷到不行。
  下载:百度MP3搜索

  Numb/Encore - Jay-Z & Linkin Park
  下载:百度MP3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06:56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February 20, 2006

Rihet El Habayib

  曲名:Rihet El Habayib
  歌手:Amr Diab
  专辑:Lealy Nahary
  下载:百度MP3搜索
  阿拉伯语,听不懂,但很舒服。

Posted by eapass at 03:31 P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February 17, 2006

Goodbye My Lover

  曲名:Goodbye My Lover
  歌手:James Blunt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8:33 PM | Comments (5) | TrackBack

January 26, 2006

Lark In The Clear Air

  曲名:Lark In The Clear Air
  专辑:A Woman's Heart - A Decade On
  歌手:Cara Dillon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12:02 AM | Comments (8) | TrackBack

January 09, 2006

Remember The Name

  继续摇头。
  Warm up, say goodbye to chill.
  
  曲名:Remember The Name
  专辑:The Rising Tied
  歌手:Fort Minor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7:34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You Were My Everything

  气温骤减,寒气刺骨。欲抵寒潮,须练心功。
  好吧,来首R&B。
  Dance with me. Ready? Goooooooo.
  
  曲名:You Were My Everything
  歌手:Aviation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3:11 PM | Comments (7) | TrackBack

January 07, 2006

想念

  曲名:想念
  歌手:袁惟仁 黄淑惠
  专辑:你不知道的我
  下载:百度MP3搜索

  友情赠送:
  我不想说我是鸡
  下载:百度Flash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12:30 A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January 03, 2006

我是谁

  曲名:我是谁
  歌手:黄舒骏
  专辑:改变1995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1:03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December 30, 2005

Spring in Pink

  曲名:Spring in Pink - 粉红色的旋舞(春)
  作曲/编曲:何真真
  专辑:三颗猫饼干
  下载:百度MP3搜索

  这首歌曲之意境完全可以反映我2005年的大部分情绪。

Posted by eapass at 11:37 P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December 29, 2005

说什么离别

  杜甫写过《三别》,其实离别这件事,永远无法逃避。离别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必然,就像人要吃饭一样。理论上,我是一个感情动物,对离别很敏感,也很不喜欢和希望离别。不知何时,自己变成一个坚强的感情动物,面对离别我也能平静对待,绝不掉一滴眼泪。我喜欢回忆离别前的好,而不去记忆离别时与离别后的痛,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更新。整个这种更新从高中时代开始,到大学时趋于固定。当然这种处事态度和方式,常被人误解,甚至被认为麻木。我在乎吗?谁在乎呢?毕竟“鼓盆而歌”之事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我他妈在写什么呀?怎么这么爱脱离主题。其实我真正想说的事情是这样的。
  我是一个喜新不厌旧的人,比如到一馆子吃东西,我可以一直只吃一种东西。
  这么又扯到喜新不厌旧了呢?

englishtapes.jpg

  因为这两天,我扔了很多东西,我一直舍不得扔的东西,一些既有用又没有用的东西,比如:N年的电脑报合订本、杂志等各种各样的书、小部分磁带、一些电脑硬件包装盒。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但我肯定不会再使用。现在我想通了,扔,全部扔。这还得感谢汉芙小姐,她的几句话当了导火索和催化剂,让我终于下定决心。好书就应该反复阅读,而不准备再读的书通通直接扔掉。好,这就是以后的废旧物资处理原则:对我无用的物品应扔掉,对我无用但对他人有用的可送人。
  想清楚这事后,此种离别也不再痛苦,甚至有些如释重负。唉,说什么离别。

  通过此次扔书及打扫卫生,我还想清了如下事情:
  1、房间卫生应该周期性的做,固定时间,纳入Schedule。以前我总是等脏到不行再打扫,这种习惯不好。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我,现在环境污染这么严重,两三天不管就一层灰,我操。
  2、小东西(比如手电、趾甲刀、电池等等)尽量放抽屉里,这样灰少一些。而桌面和其他一些可以放东西的地方,尽量保持上面东西少,这样打扫卫生会很方便。当然,东西多和少是对我以前情况所作的比较。
  3、任何东西都会老化,而且比想像的那个时间要短,一切尽在“不经意间”。

  友情赠送:离歌
  演唱:信乐团
  下载:百度MP3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11:55 P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December 10, 2005

Forever At Your Feet

  曲名:Forever At Your Feet
  演唱:Oh Susanna (Suzie Ungerleider)
  专辑:Sleepy Little Sailor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12:13 A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December 02, 2005

Seven Years

  曲名:Seven Years
  演唱:Norah Jones
  专辑:Come Away With Me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6:27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November 19, 2005

Tadieu Bone

  曲名:Tadieu Bone
  歌手:Ismael Lo (塞内加尔——非洲最西端)
  专辑:Jammu Africa
  本地下载:(到期)
  这首来自非洲的歌,我听着听着感觉和南美的曲风挺像。虽然完全听不懂唱的什么,但可以深切感受到声音后面那颗心。

  友情赠送:Gocce di Memoria
  歌手:Giorgia (意大利)
  下载:百度MP3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11:59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November 15, 2005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虽然标题是“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实际上这里推荐的只是组曲1中G大调的前奏部分(Suite No. 1 In G Major: Prelude),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主要喜欢前1分30秒。就这一部分而言,我听过的三个版本中,按听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Mstislav Rostropovich(罗斯特罗波维奇)、马友友、Vito Paternoster。而就喜欢程度(仅就此曲)而言分别为:Vito Paternoster(下面提供的链接就是这个版本)、Mstislav Rostropovich,马友友被淘汰。
  最近几年特别喜欢听无伴奏的东西,或者是不插电的,清唱当然更好,如果一定有伴奏,一把吉它或者一部钢琴足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我喜欢安静的原因?不知道。

cello.jpg

  曲名:Suite No. 1 In G Major: Prelude
  作曲:J. S. Bach
  演奏:Vito Paternoster
  下载:magnatune
  友情提醒:如果你所处的环境比较喧闹,请找个安静的地方或等安静的时候再听吧。

  最后再友情赠送一首:Prelude in C Major J S Bach
  下载:百度MP3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12:00 AM | Comments (10) | TrackBack

November 04, 2005

麦兜与鸡

  曲名:麦兜与鸡
  下载:百度MP3搜索
  挺好玩的一首歌,虽然我听不懂歌词(粤语的),但听起来感觉挺好笑的,童声有时也算天籁。

Posted by eapass at 11:59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October 19, 2005

Love Me Tender

To me, life is like Pandora's Box. More I loved it, more pain I suffered. It always beat me down time and time again so that I, with tears in my eyes, nearly couldn’t stand up. Anyway, life must go on. Hope life love me tender.

This song is for all optimistic pessimists.

  曲名:Love Me Tender
  演唱:Elvis Presley
  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9:55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October 09, 2005

Sad Lisa

  曲名:Sad Lisa
  演唱:Marianne Faithfull
  本地下载: 无 (注:由于空间紧张,以后能够在网上搜到的歌曲都不再提供本地下载,抱歉。)
  其他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1:51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September 25, 2005

欢乐波 JoyWave

  推荐一个我喜欢的音乐blog:
  欢乐波|JoyWave
  “享受音乐,享受生活”
  “《欢乐波|JoyWave》是一个纯音乐播客(Podcast)网站,我们努力给您提供最好听的音乐!”
  链接:http://blog.xintiantang.com/joywave/

Posted by eapass at 08:35 PM | Comments (4) | TrackBack

September 17, 2005

Whistle Down the Wind

  曲名:Whistle Down the Wind
  作曲:Andrew Lloyd Webber
  本地下载:(过期)
  注:本地下载这个是我从“韦伯50岁生日庆祝演唱会”裁剪下来的,韦伯亲自弹钢琴伴奏,我比较喜欢这个版本。
  其它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12:30 AM | Comments (6) | TrackBack

August 22, 2005

Everybody's gotta learn sometimes

  Original SoundTrack of the movie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Title:Everybody's gotta learn sometimes
  Click HERE to Download

  Bonus:
  Title:Elephant Parade
  Click HERE to Download

Posted by eapass at 08:27 PM | Comments (8) | TrackBack

August 11, 2005

Mia Fora Thimame

  曲名:Mia Fora Thimame
  演唱:Arleta (希腊)
  本地下载:http://www.cqcn.com/music/Mia_Fora_Thimame.mp3
  其它下载:百度MP3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09:15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July 31, 2005

七武士动画版里的一段二胡

  曲名:キララ
  七武士动画版插曲
  本地下载:(到期)

  终于找到七武士动画版OST,实际上找这个也主要是为这首以二胡为主的插曲。
  现在周围还很嘈杂,等夜深了,关了灯,再静静的在黑暗中欣赏。

Posted by eapass at 06:02 PM | Comments (3) | TrackBack

June 08, 2005

心愿

  心愿
  演唱: 王泽,杨颖,乔媛,唐景
  本地下载:http://www.cqcn.com/music/wish.mp3
  其它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12:24 PM | Comments (4) | TrackBack

June 06, 2005

Army Dreamers

  Army Dreamers - Kate Bush

  在线试听:garconcn's music gallery
  本地下载:http://www.cqcn.com/music/Army.Dreamers.wma
  再次感谢:garconcn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11:19 A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April 20, 2005

Time To Say Goodbye

  Time To Say Goodbye
  演唱:Josh Gorban & Sarah Brightman

  本地下载:http://www.cqcn.com/music/time_to_say_goodbye.mp3
  其它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4:00 PM | Comments (2) | TrackBack

Turandot - Nessum dorma

  最近对歌剧这种音乐形式有点兴趣,下面这首是“图兰朵”的经典曲目,高中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挺喜欢这一段。

  Turandot - Nessum dorma

  本地下载:http://www.cqcn.com/music/Turandot - Nessum dorma.mp3
  其它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一个增加mp3音量的免费工具:MP3Gain,还不错,挺简单的。

Posted by eapass at 03:14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April 10, 2005

30 Minutes

  30 Minutes
  演唱:T.A.T.U ( 俄罗斯组合 )

  本地下载:http://www.cqcn.com/music/30minutes.mp3
  其它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11:57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April 08, 2005

Just Geek

  Just Geek - Lisa Germano
  ALBUM: Geek the Girl (1994)
  Lable: 4AD

  这首是纯音乐,有点民族音乐的感觉,挺不错的另类风格。

  在线试听:garconcn's music gallery
  本地下载:http://www.cqcn.com/music/Just Geek.mp3


  对本blog上的音乐推荐作一个补充:
  鄙人喜欢的音乐很多,类型也不限,但是否推荐主要还看心情,再加上空间等等的关系,目前数量上面不多。不过有一点我可以保证——目前推荐的音乐都是至少能让我连续听10遍以上的。
  对于本地下载,当空间不够时,我会安装“先进先出”的原则删除。

Posted by eapass at 10:46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March 11, 2005

demo之梦

  “之所以把它放在这里,是因为我认为demo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统一。作为一名计算机系的大学生,demo更是我精神的化身。demo是团队的成果,是编程,图象,音乐的结合,而这些东西正是一个完美的计算机作品所必须的。我希望自己在团队工作中能够作为一个桥梁,把工作中所有的元素有机的融和起来,这是我的方向,也是我的理想。”

  上面这段话是我在本世纪初写的,现在这些文字依然静静的躺在老站的下载页面中。
  这是一个梦--demo之梦,一个从来没有被我忘却的梦,只是有时候睡得太深、太沉。我曾经疯狂收集各种demo,到处寻找、下载,观看、整理。也曾经一直想做一个专门收集demo的网站,精选一些我喜欢的demo作品,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未能成形。
  现在,我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疯狂了,虽然看这些作品(我所喜欢的)的时候依然热血沸腾,在听demo音乐的时候内心依然激动澎湃。如今,我不再为收集而收集,一切都随自然的产生,因为我依然保有这个demo的嗅觉。
  前月的某日,我突然想听一首demo音乐,花了15分钟的时候找遍硬盘,仍然未得,心中甚是遗憾,最后安慰自己:“逝去的也就逝去了,珍惜现在,把握未来。”从中稍微得到一些解脱,然后专门立了一个目录来收集demo音乐。

  分享:我把以前收集的一些经典demo作品(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许有些地方比较粗糙了,不过这么多年了呀)打包,提供下载
  赠品:2首demo音乐
  下载地址:http://www.cqcn.com/download/demoforyou.rar
  注:有些demo作品很大,我这里只提供64k以下的。
  友情提醒:这种东东一个月看一、两次足矣,否则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附录:关于demo的一些介绍、一些国外的demo收集站点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5:08 PM | Comments (13) | TrackBack

March 07, 2005

Gone Too Soon

  放下鼠标,拿起笔,开始练字,一遍又一遍的听着“if i ain t got you”,刚刚写了几行,突然感到这首歌和Michael Jackson的“Gone Too Soon”有些类似,马上去找来。
  然后翻箱倒柜找出高中一年级的英语课本,背面是我的涂鸦(我小时候有包书的习惯,而且经常在上面画一些表达我瞬间想法的涂鸦),上面写的就是“Gone Too Soon”的歌词,巧呀巧呀,练字的字贴我每次都是随意翻,翻到哪一页就练习哪一页,今天这么巧,翻到的就是“时间篇”。
  听着“Gone Too Soon”,拿出相机,拍下了这一切,留个纪念。
  10年了,10年呀,就这样从我手中离去,只在脑海里留下一点残影。多情自古伤离别,时间的离别也让我如此伤感,还好我忍住了,连眼眶都没有润湿,虽然在心底听到了水滴的声音。
  "Karl Marx was born in Germany, ..."
  这句话忽然从大脑里蹦出来,10年前背过的文章,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心中有很多话,写下了,又删去了。
  什么都不要说,就让这些照片来见证这一切吧。

gonetoosoon1.jpg

  请点击继续阅读全文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10:31 PM | Comments (4) | TrackBack

if i ain't got you

  在看“the.47th.annual.grammy.awards”的时候,我发现的精品。alicia keys倾情演唱之后,全场起立,成为本届格莱美奖为数不多的一个亮点。

  if i ain't got you
  演唱:alicia keys
  专辑:the diary of alicia

  本地下载:http://www.cqcn.com/music/if i ain t got you.wma
  其它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3:43 P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March 02, 2005

玻璃杯

  很纯净的一首歌。

  玻璃杯
  演唱:Cremebrulee组合 (清华大学校园歌手)

  本地下载:http://www.cqcn.com/music/bolibei.wma
  其它下载:百度MP3搜索
  附歌词:

Continue reading ...

Posted by eapass at 01:15 AM | Comments (10) | TrackBack

February 18, 2005

Que Sera Sera

  横空出世、独家奉献、振聋发聩之“Que Sera Sera”eapass清唱版,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下载:Que Sera Sera
  有效期:1年

  “啥子呀?你说我这个是屎呀?”
  “对头,的确是屎,不过你晓不晓得我这个是啥子屎?”
  “不是一般的屎哟,我这个是正南七百的非洲犀牛屎哟。”

歌词:

When I was just a little girl,
I asked my mother, "What will I be?
Will I be pretty? Will I be rich?"
Here's what she said to me: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

When I grew up and fell in love.
I asked my sweetheart, "What lies ahead?
Will we have rainbows? Day after day?"
Here's what my sweetheart said: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

Now I have Children of my own.
They ask their mother, "What will I be?"
Will I be handsome? Will I be rich?"
I tell them tenderly: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
Que Sera, Sera!"

Posted by eapass at 05:09 PM | Comments (13) | TrackBack

February 14, 2005

Song Bird

  歌名:Song Bird
  演唱:Chris De Burgh
  专辑:火线任务 电视原声带
  (这部电视我没有看过,原声带也没有找到,现在只有32k的版本)
  本站下载:http://www.cqcn.com/music/songbird.wma
  注:本站空间有限,不能保证链接长期有效,请见谅。

  附:上次推荐的“Down by the salley”,补充本站下载

Posted by eapass at 02:09 AM | Comments (0) | TrackBack

February 04, 2005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不能和大家分享我喜欢的音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
  空间不足而又不能盗链,所以从今天开始,使用提供搜索的方式来进行分享。我将把推荐歌曲用搜索引擎搜好结果,大家只需要找一个快一点的链接下载就行了。
  罪恶由百度帮我承担了,愿主宽恕我吧。

  今日推荐: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演唱:藤田惠美
作词: Yeats(叶慈,1865-1939,爱尔兰剧作家、诗人,获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my love and I did meet;
在莎莉花园深处,吾爱与我曾经相遇。
She passed the salley gardens with little snow-white feet.
她穿越莎莉花园,以雪白的小脚。
She bid me take love easy, as the leaves grow on the tree;
她嘱咐我要爱得轻松,当新叶在枝桠萌芽。
But I, being young and foolish, with her would not agree.
但我当年年幼无知,不予轻率苟同。
In a field by the river my love and I did stand,
在河边的田野,吾爱与我曾经驻足。
And on my leaning shoulder she laid her snow-white hand.
她依靠在我的肩膀,以雪白的小手。
She bid me take life easy, as the grass grows on the weirs;
她嘱咐我要活得轻松,当青草在堤岸滋长。
But I was young and foolish, and now am full of tears.
但我当年年幼无知,而今热泪盈眶。

Posted by eapass at 01:51 AM | Comments (19) | TrackBack

January 26, 2005

再推荐1个韩国flash网站

  几个月前,曾经给大家推荐过2个很有古典气质的flash站点(点击链接)。
  今天再推荐一个我非常喜欢的flash站点:http://purepulse.co.kr/
purepulse.jpg

  非常精致,给人一种淡淡的感觉,背景音乐也很好听,平静祥和,简直太棒了。

  另:一首好听的歌:“赤道和北极”
  下载:百度mp3搜索

Posted by eapass at 05:56 PM | Comments (1) | TrackBack

January 16, 2005

推荐一个以音乐为主的blog

  我的blog建立之初就为音乐留了个栏目,现在却空空无物。主要的原因是本站空间有限,无法提供下载,如果链接其他网站的,又不能保证链接长期有效,实在是无奈呀。
  今天推荐一个我喜欢的以欧美音乐为主的blog:
  Garconcn's website
  “介绍与分享我最喜欢的音乐”
  站长是一个CCF的朋友,我也是从CCF链过去的。
  旧版blog里面的推荐音乐也请不要错过:
  http://www.garconcn.com/wordpress/

  附几首,更多的请自己去下吧。
  Leslie round - Calling Back
  Gorillaz - Clint eastwood
  Loreena McKennittAll - Souls Night
  Nirvana - 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
  Close to You - Whigfield
  再次感谢Garconcn的精选和推荐。

  每次推荐的专辑通常会提供一到两首精选下载,东西不多但都是精品(正是这点吸引了我),推荐的歌曲中90%的我都非常喜欢,也许和garconcn的音乐频率比较一致吧。
  亲爱的朋友,你想知道我喜欢的某种欧美音乐类型吗?你和我的音乐频率一致吗?
  到Garconcn的blog去看看吧,也许你也会共鸣。
  

Posted by eapass at 05:19 PM | Comments (5) | TrackBack